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扶摇上青云(科举)第85节(2 / 2)


  沈长林高中会元,离连中三元仅一步之遥,若将小三元算在内,他已连中五元。

  春闱魁首的名号迅速在华京城传播开来,沈长林的姓名、年岁、长相、才学,和他相关的信息如春风般迅速涌动,人人都对这年轻的会元感到好奇,并津津乐道。

  他是第一名,来报喜的人自是一波接着一波,几乎将小院的门槛踏平。

  待送走最后一波报喜的人,沈长林和沈玉寿才得空,细细品味这中了贡士的滋味。

  沈长林想起从前中县案首府案首时的心情,那时会激动的全身发抖,思绪混乱,而现在连中两元,却淡定得多了,竟有种笑看风云的淡定。

  沈玉寿亦然,他挑挑眉:“老规矩,先写家书。”

  待奶奶和爹娘知道他们双双高中,只怕是要乐疯了。

  几家欢喜,几家忧愁,文平宪强颜欢笑,望着将暗的天色,只能自我安慰,有举人功名也很好了。

  正想着,突然一阵锣音传来,紧接着是贺喜声:“恭喜文公子高中,位列春闱副榜第三名!”

  作者有话说:

  注:捕猎食用野生动物犯法且不健康,也破坏自然环境!文中背景特殊,且剧情需要,才有狩猎这个情节!。,。感谢在2022-06-29 23:29:20~2022-06-30 23:19: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蕉宝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雾都隐者 10瓶;29276671 5瓶;晨熙麻麻 1瓶;

  第81章 参酒会

  ◎豪杰文武双修◎

  春闱有正副榜之分。

  正榜合一百人, 将在下月齐登金銮宝殿参加殿试,由圣上亲自考察学问,并按前三前二十三至前一百, 分成一甲二甲三甲进士,成为天子门生。

  至于副榜, 今年取二十人,虽挂副贡士之名,其实仍旧是举人, 只是可进国子监读书, 日后直接授官,不想进国子监的也可到吏部报到,会被优先安排官职,比普通举人更快得到实差,不必苦熬等待。

  “甚好,甚好,甚好!”

  文平宪原以为自己彻底落榜,虽自我安慰着, 但内心仍十分失落, 谁料失落之时, 又引来转机,心情几起几浮, 若非他年轻身骨好, 换个老头儿来经历这一遭, 准要背过气去。

  “上得副榜也很好了,虽就差几名, 但时也命也!”文平宪道。

  送走报喜的人, 天色已彻底暗下, 一轮绒月缓缓升起,暖风徐徐吹入窗棂,带来一阵清新。

  一院的四人都上了榜,真乃天大的喜庆事,沈玉寿请街面上跑腿的上酒楼叫了一桌好酒菜,他们边吃边聊并说起未来的打算。

  “拙荆和孩子们还在平昌等我,读书这些年苦了他们几个,去国子监读书少不得又要两年时光,授予的官职虽好些,但也要拼人脉,我不定落个什么差事,不如直接去吏部报到,如今的吏部左侍郎,此前任过景安知府,名唤宋槐程,你们应当认得,当年若云兄中小三元时,不就是这宋大人点的么。”

  文平宪说着,举杯道:“论起来,这位宋槐程大人,还是二位的座师呢。”

  这座师,指的是举子科考时的主考官,府试由知府主持,所以宋槐程确实也算沈长林沈玉寿的座师。

  朝廷虽明令禁止考官和考生以师徒名义称呼来往,但私下里,互称座师门徒的官生仍然不少,毕竟这是一条现成的架设人脉网络的好路子。

  明看是师徒,其实就是相互抱团罢了。

  沈长林也举起酒杯:“宋大人为人刚直,不讲这一套,我和玉寿不敢自称为门徒。”

  文平宪一讪,点头称是。

  其实他的话一出口,沈长林便明白是何意,哪怕上了副榜,去吏部报到时,也是有熟人好说话,文平宪向来老实,到了授官的这一步,方觉自己什么人都不认得。

  听沈长林这样答,他自责起来,自认唐突:“我说错话了,自罚一杯。”

  “随口一言,有何妨碍,文兄不必挂怀。”

  沈长林虽暗暗拒绝了文平宪,但心里已经决定,要在能力范围之内,帮一帮这位老兄。

  师傅姜无戈还有恩师许晋蓓皆能量巨大,但他们不会轻易助人,沈长林思来想去,北靖候世子或可帮上忙。

  但事情在办妥前,还是不要同文平宪说了,免得空欢喜一场。

  “按惯例,一甲进士将直入翰林院,授修撰或编修等职,二甲选为庶吉士,任国子博士、中书舍人等官职,一入官场便是天子近臣,将来入阁拜相,大有前途,就算是三甲进士,也可任地方府府同知、县令,起步便高人一等,将来至少是地方的四品五品大员。”

  文平宪再敬他们一杯:“祝你们殿试上一切顺利,将来鹏程万里,大展宏图。”

  “但愿如此……”

  这顿酒吃到深夜。

  第二日、第三日,沈长林又去拜谢师傅姜无戈、恩师许晋蓓,恰好青空先生归京,又去拜见他老人家。

  接着又与来京后认得的同乡、同年,已及原先在淮华书院认得的同窗聚会庆贺。

  人人都想见见这位年轻的沈会元,于是聚会之时,友人往往携朋带友,各人互相引荐,又结识了许多新人。

  这些人中,有敬仰的、羡慕的、好奇的,也有嫉妒的、挑刺的,沈长林经历过这么多,对场面上的奉承和为难早已看淡,接受善意的赞美,但绝不在夸赞声中迷失,如今他风头无二,但在士人阶层中,仍旧是小角色罢了,飘不得。

  而讽刺和冒犯,他也会毫不客气的反击,他一个顶天立地的七尺男儿,就是要活得坦荡潇洒。

  这日常翠楼的酒宴上,便有一位周士子挑衅沈长林,周士子生的魁梧,出身武将之家,大概是家里武夫太多,便想要培养出一位文臣,只可惜周士子非读书的料,读到而立之年,才勉强得了个秀才,接着蒙祖荫到国子监读书。

  混了几年,读书没长进,狐朋狗友倒是结交了一堆。

  “沈会元,光学问了得还不够啊。”

  沈长林哦了一声:“依兄台之见,该当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