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十七.“我”(1 / 2)

十七.“我”

我是吴庸,事已至此,我还不能死。

我的亲人们在我眼前接连遇害,我终于醒过来了。

一切都晚了,哪怕我是历史上最年轻最有天赋的圣者,我也无力回天。

此时此刻我反而没有那么愤怒,或者说我的愤怒已经到了让我无法再感知愤怒的极限。

对不起了来福,结局终究还是这样,莫叔最后的挣扎也只能救下一个人。

跨过了一具具尸体,这是我“第二次”离开家门往远方赶去。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些所谓的牺牲有意义吗?

在我沉睡的这些日子里,父亲没少来和我“聊天”。他认为我们吴家人最令人恶心的遗传就是所谓的牺牲。

自以为是的牺牲,不光牺牲自己,还不停的逼迫着别人去牺牲。

可到了最后,父亲还是选择了这条自己曾经最延误的道路。用自己的生命,用全家人的生命来演一场戏,演一场真实的死亡,四条人命,去换一个人的活着。

值得吗?八岁的孩童都知道,一定是四元钱比一元钱多很多,也绝不会愿意用四包蜜糖去换一包桃酥的。

除非这个小朋友真的很爱吃桃酥,就像父亲母亲愛我一样,偏执,伟大,自私。

可是他们做错了吗?祖爷爷用自己的生命提早的结束了一场死伤无数的战争,他救了成千上万的人。

虽然并没有太多的人对他抱有感怀。

太爷爷用自己的生命去换他的三个儿子一家人命,他救了自己的儿子,救了三个家。

虽然在最后还是遭到了残杀。

爷爷用自己的生命去延续他自己的小家,他救了四个人,里面包括我。

虽然很快也失去了意义。

父亲用一家人的生命只为了换我的活着,他救了我。

虽然也终将失去意义。

除了祖爷爷我无法去揣测,因为他自然会有他更深的原因。

太爷爷,爷爷,父亲母亲,他们是为了愛而牺牲而拯救。我又怎么能觉得他们做错了呢?

如果,只是说如果,当初太爷爷选择了继续斗争,结局或许差不多,但是少去了这数万年的压力,折磨,痛苦,会不会更好。

我不能去责怪任何人,我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如果。我现在唯一知道的一个事实,就是不停的退让只会越退越远,直至悬崖深渊。

我当初没有选择退让,现在的我也不会。我会背负着他们的希望,去完成我幻想的如果,就算和上一次一样失败了,但在死的时候我们这一家人起码往前迈过两步。

有这两步,就会有以后的三步,四步,百步千步。不管是谁,总会有人印着这一家人的脚印往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