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9章(1 / 2)





  崔景深他们惊讶的发现,不用自己上书,公卿百官们劝进的热情已经很高了。大家几乎是群情汹涌一致地要求楚昭即位称帝,不可再推辞。

  按照惯例,楚昭推辞了三遍之后,就下达最高指示:挑个好日子祭太庙吧。

  太史令是一个叫蔡芝的人。这个人的女儿嫁给了谢晋的庶子,和楚昭有点拐弯抹角的关系,所以对楚昭上位这件事十分热心。他一听赶忙说:“巧了!经过微臣夜观天象,用天演之术精确的计算,四天之后就是好日子!”

  于是大事就这样简单的定了下来。

  根据行政管理学原理来讲,行政权威是在反复使用过程中树立起来的。任何一名行政首长只要离开原单位两年,就难以再度顺畅行使原有的权力。俗称人走茶凉。然而,尽管这一年来楚昭一直在外领兵作战,但他今天重新出山居然没有遭遇任何的阻力。

  这种违背常理之事有两个原因。

  第一,仅管李太后一系动手将楚昭的人排挤出了朝廷,但实权反落在方子安手里,而方子安对楚昭爱逾性命,忠诚已极,等于朝政一直没有脱离楚昭的控制。而且楚昭一直很注意在系统的指引下积极结纳朝中有潜力的大臣和少壮派新人,这些人因为楚昭而官复原职后,对楚昭的忠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虽然很难相信,但私下有些晕晕乎乎的小王爷的确有某种被称为人格魅力的东西。正是这种足以征服一切的人格魅力让年轻的殿下时隔一年回到都城,立马得到底层军民的热烈拥戴。

  朝堂之上的群臣,都已经完全站到了楚昭一边,各自领命而去,只剩下卢三顾与崔彧两位代表世家的重臣。

  楚昭踱到卢三顾面前,用信任的目光郑重地望着卢三顾,和声说道:“谢卢两家是世交,纵然之前有一些龃龉,但是情分还在,希望爱卿不要放在心上,天下和本王都需要您。”

  卢三顾真是吃了一惊,他原以为凭借卢家的所作所为,以及倒向陇西世家的行为,足以让这位羽翼已丰的殿下趁机对他的家族进行血腥的清洗,他已经打算好要在朝堂上一力承当下所有罪责,尽量保全卢家,没想到楚昭会说出这样的话。

  卢三顾不敢当真,叩首道:“臣年迈,妻不贤子不孝,肯请乞骸骨回祖籍,此后唯闭门读书而已。”

  然而楚昭似乎毫不在意,他亲自扶起卢三顾,表示卢恒和我打小的交情,必须要重用,但老先生也得再干几年,还请卢三顾做自己冠礼的主持人。

  “微臣……微臣……”卢三顾虽然感动,但终究还是说:“微臣二子虽不忠不肖,但臣愿以官职赎之。”

  楚昭撇撇嘴,心里替卢小胖不值,难怪逗逼长成了忧郁文青,于是楚昭表示二公子的事还要再查,他名下有个庄园还是我娘留给我的呢。

  不知谁哧笑了一声,把卢三顾臊得恨不得钻地洞,只怨自己有眼无珠,没有早日休离徐卉这个丧门星。

  楚昭又反过来安慰卢三顾,若是二公子真的只是捎带,交代清楚事情就放人。

  卢三顾的年纪比楚昭大很多,一生见惯了大场面,现在却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热泪纵横。

  楚昭淡淡笑了笑,是表演也好,是真情流露也罢,卢三顾肯识相就最好了,看在卢恒的情面上,他也不想对卢家动手,起码现在不想。期望卢家是真的知进退吧。

  崔彧欣赏着楚昭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和他周身散发出的淡淡光华。他很久以前就在暗中观察这个孩子,看着他一点点长大,成熟。有时候,崔彧也会有和邓成同样的疑惑——究竟是大奸似伪,还是绝世明君?

  然而不论是哪种,楚昭都注定是圣教成大业的宿敌。

  天下,已经不属于老家伙们,也不属于世家,而是我与你的战场,崔彧颇为自负地想着。

  然而大部分世家子弟似乎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尽管相比起楚昭殿下这肆意喷薄辉煌的朝阳来,世家就像一抹残月,唯有静静站着,旁观楚昭行云流水般调兵遣将。

  然而楚昭殿下似乎并不排斥世家,谢阀自不待言,卢家有卢恒,崔家有崔景深,此外还有钟家,甚至是徐家的后起之秀成为新皇的左臂右膀。不论老头子们怎么样得罪过楚昭,他们的门第都不会没落,接下来,不过是各凭本事罢了。

  世家也不是没有遇到过能干强势的君王,但是最后他们也都将传承延续了下来,这是属于世家的智慧。世家对此并不担心。

  经过一个没有皇帝的朝会,朝臣们已经或多或少放心了一些。

  虽然黑骑军迅速控制了都城情势,但看得出来楚昭殿下并没有想大清洗,不过只抄了蓝田王的家下,又围了安乐郡王府而已。李太后还好端端在宫里养病,甚至连安乐郡王妃因动了胎气而申请让外面的大夫进府,楚昭也准了。

  帝位更替之际,新皇帝的为人和作风当然是全天下关注的焦点。令大家欣喜的是,新皇帝的性格温文尔雅,宽严有度,与他残暴糊涂的前任和前前任明显不同。

  庆正时期的君臣关系,是典型的猫鼠关系。庆帝总是以恶意去忖度自己的臣子,对他们一举一动都苛刻明察,一丝错误也不放过。在他治下,不论是寒门还是世家,都生活得战战兢兢,不得不奋起以求自保。

  而安靖时期则是宽之无度,导致贪污腐败,外戚专权,党争严重。为君者压制不了下属,所以朝政便乱成了一锅粥,你方唱罢我登场。

  昭殿下虽尚未加冠,却让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因为强大的能力,反倒使这位殿下的年龄和出众的外貌,渐渐没有人敢挂在嘴边了。

  朝会之后,黑骑军后便突然消失,就像他们闪电一般出现那样,大臣们都试探着走出家门,互致问候,互通有无,意态从容地接受了这场和平政变,安静地等待新君拜祭太庙后正式登基。

  不过在祭祀天地祖宗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给殿下加冠。虽然楚昭事实上还没到加冠的年纪。但不论如何,也得把皇位交给一个成年人手里,老楚家的列祖列宗才能放心啊。

  因此,在九月十五日这天,年仅十六岁的楚昭提前加冠,冠礼由名满天下的大学者钟绍京和卢家家主卢三顾以及崔家家主崔阶主持。冠礼上宣读了楚旭当年写下的传位诏书。

  一日后,被封为安国亲王的喻王世子楚昭登基为帝,改元“元嘉”。这一切都在大臣的操纵下,有条不紊的进行,身为其间的掌事者,其实也没有多少事情可做。

  大概真是因为楚昭放权放得太过爽快,不久便有大臣写了奏折,提议给新皇选妃,最好是把皇后也定下来。还提出了不少人选。这也是世家对于新皇的第一个试探。

  殿下既然加冠,也算是成人,于公于私,都需要拥有自己的女人,继而拥有自己的皇后。然后,由新皇后延伸出新一代外戚,继而接管前外戚手中的大权。这是大楚王朝的惯例。

  天家无私事,选择什么样的皇后,其本质是选择什么样的外戚,因此,从新皇对后宫的选择里,很容易就能看出皇帝本人的倾向。

  当然,因为楚昭本人长相和气度都很好,据正史记载,“若披云雾,如对珠玉,举止蕴藉,风神凝远”,如此高富帅中的高富帅,在婚姻市场上自然十分吃香,各家女儿一听是少年天子要选妃,没有不开心的,甚至还有人因为落选而寻死觅活。其他朝代为了躲避选秀而到处花钱的事情几乎没有。

  然而对于这些各怀目的,提议大婚的奏折,楚昭全部留中不发。什么反应也没有。

  大楚元嘉元年九月十八日,建业城郊。

  少年天子楚昭正在大将军韩起陪同下,乘坐着三十六人的步撵去拜谒祭扫太庙。

  这次太庙祭祖,是崔景深安排的,而且崔景深特意关照太常,不妨搞得隆重一点。因为楚昭须要用这一隆重而奢华的仪式,向庙中的先祖,向普天之下的子民发出一个庄重的宣言。

  ——宣告旧世界的终结,新时代的开启。

  第117章

  微凉的夜色中,观礼的大臣们都穿好了朝服,一大早出城准备迎接天子。然而当他们到达东华门的时候,才发现了一件异事——大门紧闭,进不去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