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章(1 / 2)





  到这时候,崔景深的地位难免有些尴尬了。原本相处的不错的二伯母虽然还是一贯温和,他自己却总觉得别别扭扭的。伯父家中的仆人也一日日侮慢起来,即使在自己家呆着,也总叫崔景深如芒刺背。

  随着崔景深一年年长大,府中渐渐传出些不好的风言风语。比如前几日崔景深一个不小心,居然差点把灯油打倒在三岁的弟弟脸上,当即就被老夫人狠狠训斥了一番。他在家里实在呆不下去了,因为崔氏主家的公子和他交好,便邀请他一起来谢家走动,权且派遣内心的郁结。当然,也有叫他出来相亲的意思。

  “算了,我和你说这么做什么,你哪里听得懂。”

  我懂!我什么都懂!

  楚昭不高兴了,这种桥段多么老套,一听就知道那对名声极好的伯父伯母有问题呀。自家有了嫡子就想把大哥的儿子撵出去,但是占了别个的家产还想要好名声,那明火执仗地撵肯定就不行,便只在暗中破坏侄儿的名声。

  古代的大家主母,会使的手段真是笑里藏刀,防不胜防,叫人被卖了还替她数钱哩。这个崔家大少爷,不就到现在还认为自己二伯母是好人吗。

  世家里的奴才最会见风使舵,若是没有主子的命令,哪里敢让家中上了族谱的大少爷不舒服?巴结还巴结不过来呢。景深虽然少年老成,可对于后宅里的阴私,恐怕还是不了解。

  楚昭也只是猜测而已,并不能确认那位二伯父和卫夫人真是包藏祸心,甚至连将自己的猜想说出来都做不到,所以楚昭只能安慰的用小肉爪拍打少年如同修竹般的手。

  别伤心啦。

  “你要是我弟弟该多好。我一定很小心的保护你,绝对不会再粗心大意把灯油弄撒了。”崔景深笑得很漂亮,他用大手包住宝宝胖出四个窝窝的小爪子,放到嘴边轻轻吻了一下。

  虽然面上不显,但是景深心里一定很内疚吧。他认为二叔一家对他那样好,他却粗心大意,差点伤害到自己弟弟。

  看着少年的笑容,楚昭又想起异国他乡留学时,景深说起家事的伤心无奈,便主动抓住面前少年的手,也拉到了嘴边亲了亲。

  景深的手凉凉的,还有淡淡的玫瑰花香,是用玫瑰花露净过手吗?

  刚才大哭耗了不少气力,楚昭现在有点饿,想吃玫瑰凉糕了。他看到今天朝食里有凉糕,只是咿咿呀呀要求了半天,也没人明白他的意思。再说,估计明白了也不会给他吃。

  想到出神处,楚昭忍不住啊呜一口,咬住了崔景深的手指。

  小宝宝还没有牙,咬来咬去也不过把崔景深的手指头吸吮的湿哒哒。崔景深感觉指尖被一张柔嫩的小嘴包裹住,已经略通人事的十二岁少年不自在地动了动身体。

  小世子黑葡萄般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过来,仿佛他的心事这个小娃娃全都理解,并且和他感同身受一般。崔家深只觉一股明澈的溪水缓缓淌过心田,于是他在自嘲之余,难免有些暖洋洋的沉醉。

  如果寄奴是我弟弟,即使伯父伯母不在了,我也会好好爱护你。真是可惜啊,我的弟弟……偏偏不是你。

  景深微微动了动身体,将手指从宝宝的嘴里抽出来:“小笨蛋,肚子饿了吧?我已经让九渊去找你的奶娘过来了。等会就有吃的了。”

  将自己沾满口水的手指用锦帕擦干,崔景深捏了一把楚宝宝的小嫩脸,笑道:“真是可爱,像我早上吃的水晶玲珑包。”

  “哦米拖佛。”随着一声佛号,乌见禅师出现在屋子里。他的背后还跟着闻讯前来收拾熊孩子的谢铭。

  崔景深立马收起笑容,恢复成了天外闲云,清淡出尘的崔氏贵公子。

  谢铭上来接过侄儿仔细检查一番,转身谢过崔景深,夸了他两句后生可畏年少有为后,便心疼不已的抱着小宝宝转身出门了。

  寄名仪式结束后,谢家还要举办盛大的宴会招待亲朋好友,但是脆弱的小宝宝就可以抱回女眷那里,让送子娘娘庙里的尼姑给剃头了。

  直到谢铭的身影完全消失在门外,崔景深才淡淡问道:“上回我二伯母说的那件事,不知道禅师意下如何?”

  “施主有慧根而无禅心,贫僧已经劝令堂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望施主不要多心。不论以后令尊会有几个嫡子,您都是记在族谱上的长子。况且,崔家的二少爷根骨极弱,恐是天年不永的面相。”

  崔景深冷冷一笑:“那就多谢禅师了。若不是我弟弟身子不好,恐怕我也活不到今日。更别说参加世子的百日宴,正式亮相于人前。二伯母见识有限,手是伸不到外面的,可是我二叔……呵呵,当年我爹的死,就拜托乌见禅师继续追查了。”

  乌见似乎想要再说几句话,可他知道景深天资聪颖,为人又极骄傲,故而最终只得叹一口气,便寂然无语了。

  第11章 第九章

  笙歌飞檐角,灯火暗楼台。婉转手中月,何处不可怜?

  一贯清净的谢家这一日便很是热闹了一番。前头的男子们自然有他们的安排。这热闹却也和寄奴这么个小奶娃没关系,被老和尚摆弄一翻,打扮成一个红包在四大家族前面亮了相,楚昭作为士族吉祥物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仪式结束后,罗氏给喂了奶,拿虎头鞋、大红狐裘和孔雀绒细毛毯子把小世子重新打扮成一只红包,又仔细给红包封口,然后就抱着回了后院。

  世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纯洁的小朋友还是长大一点再参与为好。如今他只需要作为世家对抗皇权的吉祥物,再去后院接受众位贵妇人传阅一番便算完了。

  这么着,吉祥物世子殿下又被小心翼翼抱回了后院。

  按说才出生的小婴儿实在说不上漂亮,可是谢茂雅生出来的这个小世子,也的确是少见的一出生就白玉可爱的孩子。随着这三个月的努力成长,小婴儿渐渐长开,真是越长越像个暖玉雕成的小仙童。惹得后院中矜持的贵女们母性大发,纷纷围过来慷慨解囊。原本只打算做个面子情的也忍不住给这小家伙在礼法范围内多添一份厚礼。不为别的,就盼着结个善缘,送子娘娘也给自家送一个这般惹人爱的玉娃娃。

  古人选材,历来是极看重男子的外貌,若是长相丑陋行为猥琐皮肤黑黄,除非有超拔出群的大才,否则很难出头。到了大楚时期,对风貌的崇尚便愈演愈烈。这是一个男色大盛的时代,漂亮男子比美女更受欢迎,不只受女人的欢迎,也受男人的欢迎。

  如庆正帝之父孝明帝选侍中,不重“才识”,只以“风貌”取人。直白点说,就是看谁长得帅,就要谁做自己身边的大官。

  一时男色风靡天下,士大夫无不追逐这个风尚。双性恋在上层社会的比例出奇的高,女人对于自己丈夫有几个榻上知己或者养了一院子男宠,也都是见怪不怪了。

  到了庆正帝时期,因为开始科举制度改革,加上庆正帝是个超级直男癌患者,不仅喜欢任用出身比他低的,还喜欢任用长得比他丑的。这一风尚才被略微的制止住,但也并未得到根本性的遏制。

  谢铭参加明德十二年的科举考试,中了探花之日游街,整个帝都仍然万人空巷围观谢家檀郎,扔绢帕水果小香囊的追星族太多,导致谢铭鬓发散乱,斜插帻簪。时人谓之解散髻,争相仿效此发型。

  当时李世繁刚被他爹从老家接到京城,见此情景也想仿效谢铭的风流韵事,便梳解散髻,斜插帻巾,打扮成谢铭的样子,骑着一匹白马上街。

  当然,想要山寨谢铭的人也不只李世繁一个,现任江州刺史的赵默之是那一届的状元。此人名为默之,其实是个闷骚,因为自认为才华其实在谢铭之上,就很羡慕谢铭能够受到帝都美人儿的青睐,便也将自己打点成谢铭的模样,也骑一匹白马上街。

  两个山寨货面对面走到街上,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撞衫了。各自羞愧不已,正想要赶忙遮住脸逃回家中,却被帝都里的女士们发现了。大楚的百姓也是很有节操和坚守的,和现代人不同,他们既看不上李世繁家财万贯,也不在乎赵默之的好文笔。发现两个长着土豆脸的丑男居然胆敢模仿大众情人谢云卿谢公子,纷纷怒火中烧,朝着两人扔石头吐唾沫。两人只好狼狈不堪的委顿而返。这还不算呢,更有一群坏老太太记住这两丑男,走门串户将这件事宣扬得人尽皆知。搞得很长一段时间,两个人都不敢出门。

  之后李世繁和赵默之视谢铭为死敌,正是起因于此,大楚上下都心知肚明。

  而在当时美的标准里,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白,最好比女子还白,称赞起男人,也都用“玉人”“玉郎”呼之。像王若谷那样沉默寡言的黑脸硬汉是不受欢迎的。于是无论贵族寒门,想当“玉郎”的男人无不熏衣剃面,敷粉施朱。

  当时胡粉的质量并不好,给大楚男人的美白工作造成了很大阻碍,因此,天然白就更加受到追捧。据说王震升择婿的时候,就招待应选的公子们在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面,谁吃完饭脸上没有白粉脱落,才算是过了第一关。结果最后过关的只有谢铭一人,时人皆以为美谈。

  再据说中央将军于怀远年少时武艺和才华很高,但是面黑如碳,且多脓疮,实在其貌不扬。他刚进京时踌躇满志,听说王家最爱提拔会带兵的军中新秀,便满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华能够娶一位世家支脉的好女,然后成功晋升为士族,谁知道却因为外貌问题受到世家的排斥,被当时的王家家主之子王坚狠狠羞辱,搞得声名狼藉,幸好后来遇见了庆正帝,才得以施展抱负,成为皇帝手中砍向世家的一把大刀。

  楚昭第一次从旁人的闲谈中听到这些逸闻趣事的时候,简直震惊得合不拢嘴,还是不是男人了啊?竟然比女子还注重肤色打扮,不仅搽粉,还要涂胭脂!他要真当了皇帝,决计不会任用这些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的娘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