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零胡同养娃记第138节(1 / 2)





  “粮票我也寄回去两千多斤,这些就不算了。”

  “爹娘的赡养费从这里面扣,一个月二百,一年两千四,等这钱扣完了,我再直接给现钱。”韩江慢慢合上了小本本。

  韩老头惊呆掉了!

  六万多,像这样抵扣下来,要扣二十五年呢!

  二十五年后老头老太太极大概率都不在了。

  韩老太太一听就傻眼了,老大这是在这里等着他们呢。

  养个孩子,养到这么大一点福都还没享到,就在这里算计着父母呢。

  早知道还不如养头猪,过年还能宰一顿。

  儿子都不听爹娘的话了,这世界上还有人道公平吗?

  天啦,天啦。

  “天啦,丧了良心的东西,你摸摸你身上的骨头,那都是从老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你也不想想当年家里多困难,才把你养到这么大,现在你娶了媳妇忘了娘,娘叫你离婚你不离婚,娘叫你给我养老你也不给我养老,那我养你是拿来做什么,早知道这样生了老二还不如把你给丢了。”

  这话一出空气里都凝固了。

  韩江咀嚼着老太太的措辞,停顿了几秒才开口:“娘,什么叫生了老二就要把我丢掉?”

  韩老太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擦了一把眼泪就不做声了。

  韩江把笔记本一合:“要是您不同意,咱们就一起回去找老村长公允,这钱要回来我一分钱不要,都捐给村里修路,你看老村长怎么判?”

  韩老头直接傻眼,老大还有这么一手?

  反正要不回来了,索性一拍两散,以后也别给他扯什么母亲亲情,总归对于韩老头来说,只有老二才是最亲的。

  彭彩兰看了一眼两老,干脆吃干抹净不给钱:“爹娘,我们那里地方小,可住不下这么多人。”

  第102章

  韩老头没想到儿子会这样讲。

  三个孩子,他是最疼老二的。

  以前韩家的情况并不好,尤其是韩江还没去体校那段时间,韩家老太太不会过日子,家里的钱米就跟漏斗里面的一样,装不住钱,挣多少回来都不够花。

  他算是村里脑子比较活泛的,在县城医院找了个杂工干。

  不算多,可比一般庄户人家一家子挣得都多,就这样还存不到钱,家里穷的时候,只有老二有精粮吃,连他这个家里干体力活的都要靠边站。

  他疼老二啊,疼到心肝肝里面,可现在儿子同他说什么。

  说家里没地方住。

  便是知道老二房子小,他才死皮赖脸的要凑到老大家里去,明知道老太婆跟老大媳妇不对付,可是被儿子拒绝,和自己不愿意去,那感觉完全不一样。

  这就是从小疼到心肝里面的孩子?

  “爹,娘,我们家里只有七十几平米,再说家里头什么都没有……没有道理不住大哥那里住我那。”

  彭彩兰就是不同意,刚从拥挤的小院搬了出来,没理由又要跟一堆人挤在一起,住筒子楼的时候她就见识过了,一家三代、四代人挤在小小的单间里头。

  干啥啥都不方便。

  韩兰兰说起来风凉话:“呵,要钱的时候肯定说够了漂亮话,现在好了。”反正钱她是没拿到一毛,撇开当初买户口,送她读书的那些,估计父母都给了二哥了。

  好你个韩海啊,拿了钱,养老的事撇的一干二净。

  韩老头:“那你让爹娘怎么办,你娘跟他大嫂合不来,你们又说房子小,可我看你住多大的房子,也没有爹娘份呢。”

  韩老太太只觉得心里堵得慌,她一直都疼老二,连老二媳妇她都偏疼一些,现在钱一到手,老二媳妇也翻脸不认人,老大现在又是这个样子,他们以后老了怎么办,她失声叫道:“老二!”

  韩海耷拉着脸不说话。

  彭彩兰也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韩老太这个时候还不忘记韩江呢,又叫了一声:“老大!”

  韩江云淡风轻:“要我养老可以,刚才说的一个月二百,并我之前放在爹娘那里存的钱,至少给我一半,我给您养老。”

  韩老太太气不打一处来:“天啦,我这都是碰到什么煞星了,你们的良心去哪了?”

  她现在知道说孝道了。

  当年韩家奶奶生病卧床的时候,她可没少去奚落自己婆婆。

  人只有自己老了的时候,格外怕孩子们不给自己养老。

  倘年轻时候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对待子女们一碗水端平,就算孩子们想不孝,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也说不出口。

  韩江说:“这些年我也没少给家里寄钱,光粮票都有两千多斤,我吃您的喝您的也就到六岁,六岁以前也吃喝不了两千多斤粮食,您要是说我不孝,我该把以前的账都跟您算一下,去韩家沟让大队书记公允一声,让他老人家做个判定,难不成就您寒心,别人不会寒心?”

  这会儿人少了,店主摇着一把蒲扇在旁边听着。

  可真有意思,扒着老大的血吸,都贴补老二了,现在钱拿不出来,老二又不想给养老了,又想去找老大,可人家却不认咯。

  店主笑了笑,也没说太难听的话,可心里却觉得这两老有些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