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流放反派他元配第82节(2 / 2)


  “不知老师可曾听过辣椒?”叶嘉适时接了一句话,“一种外邦的蔬菜。”

  叶嘉一听周憬琛与这老头儿说话的口吻,约莫猜到这个人的性子,自然是顺着说话。

  张昌礼没听过这些东西,听着叶嘉描绘辣椒的样子想了想,顿时有些发笑:“辛辣的草植有许多,茱萸便是一种。你说的这种约莫是变了样子的茱萸吧?”

  “自然不是。”叶嘉又说了一种,张昌礼听得半信半疑。

  叶嘉叹了口气:“可惜如今不是在家中,若是在家便可将种子拿与老师瞧。除了辣椒的种子,我手头还有寒瓜籽,甜瓜籽,胡瓜籽,还有两种我不大认得,去岁拿到手的,至今没敢瞎种。因着不大懂农学知识,拿到了许多的种子都闲置了……”

  张昌礼这老头儿没别的嗜好,这一辈子就是耗在农学上。大燕的粮食减产,农具不好用,百姓食不果腹。这些都是他日日殚精竭虑地想要做好的事儿。此时听说有新种子难免不眼热。他自打冲撞了燕京那妖妃,被新皇不分青红皂白地罢了官扔到此地,老头儿也有些心灰意冷。半截子身子埋进土里的人,本以为在此地了此残生,此时倒是有些意动。

  “老头子我活了大半辈子,难道还被你们几个小娃娃哄了?”

  老头儿面上一副不信的样子。但是周憬琛安排他跟去东乡镇,他倒也没拒绝。

  安排这些事方便的很,除了张昌礼周憬琛要单独见一面,说一说话以示敬重。其他人他挑选过来就任由他摆布,他们也没有别处可去。

  周憬琛说的尽快安排还真是迅速,只这一日的功夫就已经送了二十个人过去。剩下的人不着急,等这边人商议好如何种植需要多少人手,他再抽调过去。这些流放之人自打进了他的这块地界,就等于命捏在周憬琛的手中。上头即便是知道了也不会管。

  人一送过去,叶嘉就想回去。但周憬琛可怜兮兮的说了些话,叶嘉走又走不得。

  硬是被人留着在营地陪了他三日,结果这厮说的带叶嘉去骑马是一个字都没兑现。日日叶嘉睁眼就是午时,连着吃了三日的大鱼大肉,叶嘉感觉自己走路都打飘。

  有道是温柔乡是英雄冢,反之亦然。

  “美色误人,美色误人,千万不能再被牵着鼻子走。”三日不能再多了,叶嘉第三日夜里就不住地提醒自己,千万不能被周憬琛那可怜兮兮的样子给骗了。今夜必须早睡,明日一早就得启程回去,“周憬琛你再敢做那种引诱的不轨之事,我就把你喝汤药那个碗给砸了!”

  周憬琛连着吃了三天的,人跟吸饱了精气的妖精似的唇红齿白:“新婚燕尔,嘉娘体谅体谅。”

  她倒是想体谅,但也不能这么干:“你要是将来不想要粮草,你就任性造作啊!”

  别以为叶嘉不知道,想要兵强马壮不叫下面的兵卒子吃饱肯定是不行的,靠上面人拨款只能混个温饱。周憬琛养的这些兵肯定要往里头贴的。

  叶嘉的话叫周憬琛忍不住笑。

  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如今不过是吃嘉娘的软饭,多亏嘉娘心善养我。”

  叶嘉无语:“……你知道就好。”

  话都说的这么白了,周憬琛便也正色起来。人他想留,但如今的情况也不适合儿女情长。嘉娘能明白他的心思还纵容他,说实在话,周憬琛心里既震惊又感动。他何德何能?

  还真应了自家娘那句,运气好才叫他捡着一个,当真是运气好:“放心,今夜不动你。”

  这一夜,周憬琛是将叶嘉抱在怀里睡的。

  他这个床榻实在是太小,前几夜行礼之时都有些折腾不开。嘉娘面子又薄,两人不敢有太大的动静,到底有些遗憾。叶嘉迷迷瞪瞪之时听见他在耳边嘀咕:“等时机到了,换个大点的院落,我得打一张躺十个人都不挤的床榻才行。”

  叶嘉睡得糊里糊涂,以为是梦境。砸吧了几下嘴巴,回了他一句:“你想得美。”

  周憬琛听得一愣,低头将自己的脑袋埋进叶嘉的颈项,笑得眼里都荡漾开了水花。

  两人一夜到天明,次日一早,叶嘉就坐上回家的骡车。

  孙老汉这几日跟儿子住在一块,整个人也精神奕奕的。晓得儿子在这般混得不错,精神头儿都比以往强了。他等叶嘉坐稳了,一甩马鞭就吱呀吱呀地掉了个头。叶嘉端坐在骡车里头,怀里还揣着一个小盒子。这东西是她上回在首饰铺子偶然间瞧见的,总觉得意外的顺眼。

  周憬琛立在不远处看着骡车走,人影被晨光拉的修长,眉目清冷又绝美。

  车子才走出十来丈,忽然停下来。车厢没开,但车帘子却被掀开了。叶嘉伸着头从车厢探出身子,远远地喊了一声:“周允安!”

  周憬琛一愣,眼睛渐渐亮起来,疾步走过去。

  而后人在车厢下面站定,仰着头看着叶嘉。叶嘉趴在车窗户上,从怀里掏出一个黑色的细长木匣子递给他。垂头的姿势让两边的头发垂落下来。叶嘉咧嘴一笑:“给你的,拿着吧。”

  周憬琛一愣,叶嘉已经回到车子里。声音很轻地说了一声:“孙叔,走吧。”

  孙老汉马鞭一甩,车子这才吱呀吱呀地跑了起来。

  周憬琛愣愣地看着木匣子,打开来一看,里面是一根红木雕得素簪子。他眨了眨眼睛,嘴角不自觉地翘起来。嘉娘这个小丫头片子……

  第78章

  三月一到,日子就渐渐暖和了。早上天也亮得早了,瓦市渐渐恢复了热闹。

  骡车抵达东乡镇已经是傍晚,车子才到镇子上叶嘉就着急忙慌地先去看看瓦市关了没有。一般来说,瓦市是开到天黑之前,商贩们揣着干粮能在里头蹲一天。

  叶嘉的运气还算是不错的,去的时候瓦市还没关,正好赶上小商贩们收摊儿出来。

  事实上,由于西北这边地势气候以及环境的因素,并不适合种植冬小麦。如今市面上盛行的是春小麦。叶嘉虽说没有相关知识,但也知道似这种小麦作物的种是需要在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春化。这个过程怎么想也的十天八天的,显然她最快的时辰去育种已经晚了。

  思来想去,只能出钱购买已经育好种的秧苗。好在东乡镇比李北镇安宁,当地百姓中选择种植的人多很多,不怕买不着秧苗。

  这不正好在镇子上,她连铺子都没去看,就一家一家问了。不过这些东西商铺里也不大可能会有。孙老汉看她着急,想想就将骡车赶到西施铺子的外头停着,也跟着一家一家问。

  镇子上谁不认识叶嘉?早前在瓦市摆摊子的时候大家伙儿都晓得这一对姐妹花。后来周憬琛当上司马又爬到了校尉的位置,整个喀什县谁不认的周家人?

  晓得叶嘉是个好性子人,有些往日一起摆摊认识的见叶嘉着急,就给她指了条路。

  “校尉夫人若是着急,不如去吴家问问。”

  给叶嘉指路的是原先在西施摊旁边卖布匹的,一四十好几的壮硕妇人。也是因着周憬琛把镇子管得好,她们做生意的都比往日要舒心不少,心里自然是感激:“吴家可是大地主,好几百亩良田,吴家每年种麦子、种苞谷、种稻米的都有,年年不落下。今年开春也是招了许多人去育苗,如今指不定就剩很多……”

  她这么一提醒,叶嘉也是转圜过来:“是我急糊涂了!”

  可不是?她要大批量的秧苗,找散户买哪里那么快凑得齐?不过散户也得凑一凑。不然那吴家不卖,她这边也没办法。叶嘉连忙谢过了妇人的提醒,赶紧就去了一趟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