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旁支嫡女第134节(1 / 2)





  “是。”紫苏和墨香不敢多嘴。

  蜜娘这里井井有条,俞氏却惨了。

  她先是站队常雨珠,毕竟她是世子夫人,因此早上阮氏拿东西来,她婉拒了,但也错过了分派任务,似常雨珠自己还要揽权,比如僧众吃饭的问题,打醮的道士住宿云云,她也拢在手中。

  哪里管得了俞氏。

  这边乡君和本家亲戚们说话,却说还有本家的姑奶奶们回来了,她不乐意招待族里的亲戚,但是姑太太和姑奶奶表姑奶奶们可都嫁的很好,她是很愿意接待的。

  哪里肯让俞氏在此处,反而还让俞氏去做其她的事情。

  又有各处找乡君领物件,她正想着若用不完的还可以倒卖,哪一房不缺钱啊,就说她们三房,都是靠月例银子过活,她倒是有陪嫁,但多是金银之物,求子时就用了不少,还有平日打点各处,更别提三爷方惟廷没有差事,时常还要打她的秋风,她哪里还肯让俞氏插手,早就派心腹去了。

  这样一来,俞氏就尴尬了,仿佛哪里都不属于。

  她悔道,若是当初直接同意,不再犹豫,现在就不可能落入如此尴尬境地,其实一开始她进门时和阮氏关系还是不错的。

  更郁闷的是常雨珠,由她来接待勋贵夫人朝廷命妇,原本是一件非常好的差事,连徐氏听了唐妈妈的也觉得很可以。

  唐妈妈也点头:“五奶奶得了迎宾客的差事,听说是四奶奶提出来的。”

  “嗯,惟彦媳妇你是知道的,没有二心,我信得过她。”

  下人们也纷纷羡慕分在蜜娘手底下的人道:“四奶奶手底下方才有十多个人都回去睡觉了,去灵前的也让厨下备了热汤,不像别的奶奶那里,都得候着,事儿没办完就不许歇着。”

  “是啊,四奶奶还真是孝顺,她不是做做样子,抹抹泪就走了,人家真的哭了许久,四爷劝都劝不走她,方才看到小人我在那里,问我冷不冷,让春桃姑姑送了茶饼给我。”

  这就是常雨珠郁闷的地方,本来今天应该是她显贵,但是阮氏那一招哭灵,实在是釜底抽薪,要知道所有来方家的夫人都要先去灵堂上香,再和她相见,那么她们就先知道那阮氏多孝顺,还当着她的面道:“你那位四嫂,听说还是方侍讲的夫人,不愧人道忠臣必出自孝子之门。真真是孝顺极了,我还听说她画了你们老太太的小影让大家翻看,真真是孝子贤媳。”

  常雨珠气了个倒仰,那阮氏早去次间歇息了,她还要应付这么多贵妇人,连口茶都没空喝,好处都被她得了。

  第114章

  头一日来吊唁的人非常多,蜜娘在里屋歇好之后,僧众已经开始念经来了,她亲自出来迎接女客来吊唁,尤其是手边有曾经生前为翁老夫人画的小影,更是让不少人潸然泪下。

  而方惟彦知晓,蜜娘纯粹是每日画一张,有时候不知道画谁了,就画家里人,宝宝羡哥儿那是她时常要画的,连他自己也被画过,有穿官服的,有的时候是看书的,她是越画越顺手的那种。

  此时,方惟彦才知晓,其实你做的每一件事,平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总有派上用场的时候,尤其是蜜娘她画人物,这只是她的爱好,她非常喜欢,勤学不辍,可又能带给她名望,即便没有带来这些好处,于她而言也是兴趣也很好。

  “看到这些小影,我就想起你们老太太,真是,唉……”

  蜜娘安慰信陵侯夫人道:“郡主请别难过,我们老太太虽然天不假年,却是喜丧,是含笑而去。只盼着她老人家能够好人有好报。”

  众所周知,信陵侯夫人在太后面前嚼蛆,两家关系就此疏远,但蜜娘面无异色,还能这般和信陵侯夫人说话,信陵侯夫人也是松了一口气。

  再见她画的翁老夫人栩栩如生,仿若平日听戏和莳花弄草一般,信陵侯夫人还心道,自己将来若是故去了,也有这样的小影在世,供后人缅怀,岂不是极好。

  只是这阮氏如今身份不同,方惟彦守制前已经是侍讲,天子近臣,况且她这个人虽然年轻,但信陵侯夫人看不透。

  此女面对众人并不过分亲近也不过分疏远,行事极其有分寸,灵前同每位来吊唁的人都偶有交谈,虽然容貌倾城,但却不自持美貌,脸上不施脂粉,人也很是正派。

  “郡主请去里屋坐吧,外面风大。”蜜娘作了个请的手势,信陵侯夫人不禁点头。

  中午匆匆吃了几口饭,蜜娘又守在灵前,也去四处看了看,即便有棘手的,也让下人处理了。

  作为总管事的,就不能事事都管,必须要学会放权,提拔能以身作则,能管好的人。

  灵前换班后,她又选出一个小管事,让他必须记住灵前每天要点多少跟蜡烛,添多少香油,还有损耗如何。

  夜里,更是亲自巡视,每个地方都没放过,此时乡君和俞氏早就回去了,常雨珠则是累了个半死,一听说蜜娘还在巡夜,不免道:“她也太……用功了些吧。”

  紫红也道:“谁说不是呢,这家到底也不是她当,她这么辛苦,等老太太下葬后,这些权利还不是要交回来的。”

  今日常雨珠的母亲常夫人也过来了,比起常雨珠的年轻,常夫人是粗中有细,连忙趁着没人的时候点拨她:“你和你四嫂较什么真啊,你也不想想,你已经是世子夫人,稳坐钓鱼台了,却还下场和几个日后要分家出去的人较劲,你说自己该不该?”

  常夫人的话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她怎么就被阮氏打乱了阵脚,要知道,她才是朝廷封的东安侯世子,本身就高于诸人,就是她什么都不做,那也是东安侯世子夫人,何必和阮氏她们计较呢。

  自己真是太年轻了。

  蜜娘回凤梧院时,当然很累,眼睛甚至都睁不开了,还指使方惟彦道:“替我拿热帕子敷眼睛,今日哭久了,眼睛疼。”

  方惟彦哭笑不得:“让你回去休息,你还不愿意。”

  “明儿我就点个卯就行。我眼睛闭着,同你说话就是。”她惬意的躺在方惟彦的腿上。

  方惟彦道:“今日之后,你的名声算是大家都知道了,也够了。”

  “欸,不要这么说,做事情有始有终才好。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须得慎独才行,如此才可以言传身教。若自己偷懒,羡哥儿看到又会如何?”

  “即便不为了羡哥儿,人也要有毅力才行。我做人也不是为了给谁看,主要是这件事情我既然接手了,就会坚持到最后。”

  方惟彦见她这般,心道,多少官员都从没有慎独这样的心思,她一介女子居然能做到,真是让人佩服。

  不过,他替她按太阳穴的时候还是道:“今日还是早些睡吧。”

  蜜娘翻身下来,抱紧他身上,还蹭了一下,方惟彦轻轻的拍了几下,她因为累极了,很快就睡着了。

  这一晚上,蜜娘睡的极好,到了天未亮时,她就已经起来了,春桃上前递了账本过来,蜜娘微微点头,往镜春斋去了。

  她来的最早,春桃服侍她在此地用早膳,心中为自家奶奶不平,都说大家族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什么有个帮衬最好,这话她以前也赞成,可现在看来,这样的事情真是不公平。

  乡君除了有个身份,有什么比自家奶奶强的,住着枕霞院那样的好院子,管家也没落下她,自家奶奶一文钱也不贪,她听说乡君那里的下人可是抱了一包未用完的东西回去。

  正用着早膳,俞氏来了,昨儿她晚到了,今儿却不敢再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