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二十五章:消息传来

第四百二十五章:消息传来

林潇然是什么人,一眼看穿对方所想,咳了一声叹息道:“种子稀少,全拿来种地了,本官何忍食之?倒是这一回,出产了这么多,看来我也可以好好吃一回了。不过你不用失望,虽然我没吃过红薯,但那玉米我是吃过的,剥了外面的皮,里面就是这样黄澄澄的玉米棒子,放在水里煮,开锅后小半刻钟,即可拿出来取食,只是要当心烫,滋味当真……”

秋香在旁边实在听不下去了,暗道就这老先生的牙口,让他吃煮玉米棒子,好嘛,还不得咯掉了牙啊?

于是连忙打断林潇然,笑着道:“总督大人说的那是嫩玉米,六七月间刚刚成熟的时候。如今这玉米可不能这般吃法,要用石磨磨碎了,接着筛子筛两道,第一道细面和水蒸窝头;第二道茬子做粥;又或者,不喜欢吃粗碴子粥的,可以再筛一道,将最粗的茬子喂鸡喂猪,也是很好的粮食。”

那商人眨巴眨巴眼睛,心想怎么总督大人和夫人竟然没有统一好口径呢?这到底听谁的?

却见林潇然转头道:“夫人为何又给出这样吃法?我觉着先前吃得煮玉米就不错,难道再长一个月,便老了?吃不得了?”

“是,这种完全成熟的,吃起来就又硬又干又涩,完全没有煮玉米的细嫩可口了。”

“原来如此。”林总督点点头,看向商人:“听见我夫人说的了吗?你回去就按照她说的办,保准没错。”

“是,小老儿多谢总督大人和夫人解惑。”老头儿心里有了底,连忙又拱手道谢,心中却抹了一把汗,暗道像总督大人这样的年轻才俊,又身在高位,娶了这么位夫人,就已经让人匪夷所思,结果还宠成这样,这当真是闻所未闻。

“经查,翰林院张念,方同,梁荣,楚雄四人,能力出众品学兼优,着张念外放苏南知府,方同外放徐州知府,梁荣外放辽阳知府……”

宽阔大殿上,随着太监一字一句的宣读圣旨,跪在阶下的四人心中俱是十分激动。只是多年寒窗,又是在皇帝和朝臣们的面前,万万不敢造次,所以四人一个赛一个似得沉稳,待旨意宣读完毕,四人方一起磕头谢恩。

“你们四个,身负朕望,到地方后,当为朕,为大夏朝廷用心守牧一方……”

皇帝陛下看着台阶下四个年轻人,忍不住捋须微笑,一边勉励了一番。

不等说完,就见殿门外台阶上上来个小太监,大概是听见他在说话,所以连忙退避一旁,他便皱了皱眉,沉声道:“可是有什么加急奏报?进来说话。”

“是。”

小太监答应一声,进来跪下道:“并非加急奏报,乃是辽东总督林大人进献了新作物,奴才不敢耽搁,所以连忙前来回禀。”

“辽东那边的新作物?”皇帝愣了一下,忽然想起当初林潇然临去辽东的时候,曾经进宫向容妃辞行,好像的确说过他和他那个被誉为神农娘子的原配带了几种新作物去辽东,还说如果顺利,这些作物便是辽东粮仓的基础。算一算,如今已经是九月快中旬了,他说的新作物也该开花结果。

一念及此,不由来了兴致,点头道:“好,命人呈上来,让朕和朝臣们也看一看,被他寄予厚望的新作物究竟是什么模样?是否真能承担起将辽东变成大夏粮仓的重任。”

大臣们听了这话,不由彼此相望会心一笑。他们是不相信辽东会变成大夏粮仓的,但难得睿王之子有这个抱负,想要发展辽东,而且这么短短几个月,便已经有了点成绩,皇上又高兴,那何苦泼冷水?

于是在确认过眼神后,所有人都做了心照不宣的决定,只说不论如何,只要那作物不是十分没用,便要赞美几句,空口人情,不送白不送。

这其中真正关心几种作物的,也只有梁荣一人。他刚刚如愿以偿,得了辽阳知府的空缺,从此后自己的政治前途就和辽东息息相关,偏在这时,林潇然进献新作物了,他焉能不关心?

因努力抑制着激动心情,却也不免抻长了脖子看着,只见那太监带着三个小太监鱼贯而入,三个小太监每人手里捧着一个木盒,在大殿上跪下打开,那领头太监捧着的却是一本奏折。

早有皇帝身旁的总管太监走下台阶,接过奏折,回去呈给皇帝,而大臣们则一个个上前两步,抻长了脖子看木盒里的作物,看见红薯,玉米和土豆,都各自称奇。

古代信息实在是不发达,这东西其实在沿海和京城已经偶有出现,然而站在这里的,竟没有一个人吃过。

皇帝先前还只是微笑看奏章,然而越看越惊奇,最后竟合上奏章,亲自步出龙案。

来到木盒面前,伸手一指,立刻有小太监捧了那棒玉米递过去,他拿在手里掂了掂重量,没有说话,接着又将红薯和土豆挨个掂量过,沉声道:“众位卿家,莫要小瞧这三样东西,潇然给我的奏章里说,这三样作物,在辽阳那边的土地上试种,每一样的亩产都超过了一千斤。”

宛如一块巨石投入湖面,偌大金殿上顿时就“哗”的一声掀起了巨浪,接着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反倒是梁荣等人,因为资历尚浅,只能在后面干着急,却不敢挤进圈子里去看。

“哪有这样的作物?皇上,林大人可是实地考察过?别再是他忙于政务,被人蒙骗了吧?”

议论过后,大家普遍不相信这个结果,也是,在座这些人虽然不知农事,但最起码对于亩产这个概念还是有数的。从古至今,哪里听说过亩产超过一千斤的作物呢?便是亩产五百斤的,也没听说过几回啊。”

“那些地便是他的,装粮的粮仓也在总督府旁边,就算有人胆大包天想要蒙骗他,你告诉我他要如何蒙骗过去?更不用提从播种到收成,都是他妻子一手打理,难道那秋氏疯了?唯恐丈夫生活安逸,要想方设法给他扣一顶欺君罔上的大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