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春桃(种田文)第34节(2 / 2)


  ……

  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几,镇上很多商铺都已关门,伙计们都回到乡下预备过年,还在开的大多是售卖吃食的店铺,春桃和徐志商量再开三天,赶在过小年之前就回徐家村。

  商铺虽然关了一半,可镇上却没有减少热闹劲儿,街道上人来人往,人声鼎沸,小摊贩也不少,人们趁着最后几天要备最后一波年货。

  唐大婶一家就在豆腐坊里过年,日子虽然过得清贫,这年却不能凑活着过,该准备的新衣裳、肉、糕饼、糖块一点一点都备上了。唐大婶是个手巧的,会炸各色果子、小麻花,还炒花生炒瓜子等等,趁着热锅热灶她也帮春桃备上一份。

  这日下午,春桃和唐大婶慧娘子正在炒五香瓜子,香喷喷的味道随风飘出几丈远,徐志人还没有进门,就闻见自家院里那勾人的香味。

  “快过来尝尝这滋味好不好?”春桃见他进来赶紧抓了一捧新出锅的瓜子塞在他的手中。这瓜子炒制的时候加了八角香叶桂皮等,香料的滋味儿经过炙烤充分的散发出来,沁入到了瓜子仁里,徐志咔吃咔吃磕了几颗,觉得口齿留香。

  “滋味很好。”他夸赞道。

  唐大婶很高兴:“那我多做一些,东家和娘子带回乡下送人待客都好。”

  徐志点了点头,接着抓起春桃的手回到了房里,一进门他就把门给关上了,双手摁在春桃的肩膀上:“我今日出去发现了一个挣钱的好机会,这笔买卖若能做成,咱们年前还能小发一笔。”

  说到做买卖挣钱的事情春桃就很有劲儿,她让徐志坐下来,满脸的兴奋:“你快讲给我听。”

  第40章 040

  ◎春桃◎

  近岁末, 富商黄友德要举办法会,为自家积功德,今年黄家买卖做得好, 年末扎帐时账面的银子比往年多一倍, 黄老板喜笑颜开, 手头宽裕, 将今年的法会办得格外隆重。

  请全宁寺的和尚开坛念经,整整三日。

  常人听了,无非感慨黄友德财大气粗,徐志却多了个心眼, 打听到到时会施舍斋饭。素斋花样不多, 豆腐自是主角,嫩的老的,干的湿的,煎炸烹煮, 样样得宜。

  “三日六顿斋饭,就算一顿用二百斤, 合起来便是一千斤。”春桃激动得心砰砰跳,一千斤豆腐不算什么,更吸引人的是他们可以趁机搭线, 以后给庙里送豆腐。

  佛门清净之地本不该染俗,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 寺庙也不例外。全宁寺是当地古刹, 香火旺盛, 有富商、居士等捐钱供养, 寺中除真和尚外, 还有剃光头发扮和尚负责庶务的普通人。

  其中采买食材归一个叫刘老歪的老汉管。

  “刘老歪本是乡下贫民, 家里穷的揭不开锅的,去庙里做了五六年采买,竟然盖起了新房,还给儿子娶了媳妇儿。”徐志知道的都是文捕快说的,他处理过刘老歪强占邻居宅基地的纠纷。

  无需点破,春桃光听就知道,这五六年中刘老歪没少吃回扣,她看向徐志:“我们想拿下这笔买卖,是不是得走刘老歪这条路?”

  他是只硕鼠,和她同流合污春桃心里有些不舒服。

  徐志摇头,他也不想和刘老歪打交道,一个是心中有正义感,二个刘老歪吃相难看估计干不长了。

  “安宁寺僧众多,管采买的不止刘老歪一人,不如在他的竞争对手上想法子。”春桃说着站起来:“我去安宁寺一趟。”

  ……

  春桃去殿里烧了一柱香,绕到后厨去正好赶上一场吵架。

  后厨一群光头假和尚,混着两个包头巾的厨娘,其中一矮瘦的男子长着张歪嘴,定是刘老歪无疑,一高壮的厨娘指他鼻子骂:“黑心肝的你看看!蘑菇都烂了,怎么煮?”

  刘老歪见惯了这等场面,挠了挠耳朵:“多放盐多放酱,煮入味了谁尝得出。”

  “哼,有你遭报应的一日。”厨娘翻个白眼。

  第41章 41

  ◎春桃◎

  厨房里吵吵嚷嚷, 没人留意到春桃,她趁机会好好打量了案板上的菜,只见青菜蔫了吧唧, 那萝卜和霜打过一般干巴巴, 还有小葱花, 长得又黄又小, 一眼看上去竟没有像样的新鲜蔬菜。

  瞅这样子,定是刘老歪克扣采买银,以次充好了,青菜不新鲜, 想来买的豆腐也不是什么好货。

  春桃记下了那和刘老歪吵嘴的厨娘的摸样, 接着悄悄的走开,又绕到殿里去了,留到中午,往功德箱投了几文钱, 留下吃了一顿素斋。

  今日晌午是红薯白粥,加素油豆腐, 凉拌豆芽,小炒蘑菇等几个蔬菜,那粥便罢了, 勉强进嘴, 豆腐吃了一股子豆腥味, 蘑菇又酸又软, 一点都不好吃。

  春桃心里一下就有底气了, 她家的豆腐可比这里的好吃多了, 她甚至想把萝卜青菜小葱花也卖过来, 村里人种的东西都是水灵灵脆生生的, 比刘老歪采买的这些馊货好上千百倍!

  可她有货,却没有销货进来的路子呀,春桃匆匆吃完素斋,回豆腐坊找徐志商量对策去了。

  夫妻俩个嘀咕了一会,徐志出去找熟人,打听了那厨娘家住哪儿。

  “男人是码头扛货的,有两个儿子,大的成了家,小的只有十岁,年前送私塾读书去了,说认得几个字,不算睁眼瞎,看不出来,这厨娘还挺有见地的。”徐志从外头回来后,拿起瓢喝凉滋滋的井水,一边喝一边同春桃说打听来的情况。

  春桃也很佩服,贫民人家肯送孩子去读书的少之又少,她思索了一会,从柜里取了一吊钱,和徐志招呼一声便出去了。

  她想绕过刘老歪,又把豆腐卖到庙里,这个有见地敢和刘老歪对呛的厨娘是最好的突破口。

  “老板,来两刀纸,一只毛笔,再要一捆蜡烛。”春桃先去杂货铺要了些纸笔,然后拎着按照徐志说的地址,去寻那厨娘。

  厨娘正在自家院里侍.弄几株茄子,见有生人,探出头来。

  春桃想这厨娘是爽利人,也不藏掖着,就说自己今日去庙里吃过素斋,那滋味可很不好,厨娘脸上一红,又羞又急,以为春桃是笑话她厨艺不好。

  “哎呦大妹子,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春桃打断厨娘的话:“我知道,今日我就为这事来的,我有话和大姐你说。”

  厨娘怔愣了一会,见春桃面善不似坏人,便道:“你进屋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