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锦鲤娘子(种田文)第1节(2 / 2)


  “她婶子,你还不知道那王婆是个什么人吗,铁公鸡啊,她现在不仅不给侄女儿瞧病,还四处张罗给她侄女说亲呢。”

  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何慧芳想事儿出神,冷不丁听见有人要给侄女说亲,那耳朵一下就竖起来了。

  “就这样子了还说亲呢?”

  “可不是,她放出话来啦,不要彩礼头面钱,就几斤酒肉一身衣裳,人就带走吧,养到十六七的姑娘,什么都不要了。”

  何慧芳一听,高兴地简直要跳起来,还有这种好事情,急忙掖了掖头发,笑盈盈的问旁边闲话的妇人:“这几位嫂子,你们说得可真?”

  其中一个年纪大满脸麻子的绣着鞋垫,眼睛一瞪:“怎么不真,不信你去看看,就往前走,巷子左边拐,喊一声王婆子,人就出来了。”

  何慧芳连连点头,笑得眼睛都瞧不见了,哪里还有心思卖鸡蛋,提起篮子就往前去了,还有娶媳妇不要彩礼的,她这次收获可大了去。

  “王家婶子,王家婶子哎。”何慧芳站在巷子口喊了几声,果然见一个四五十岁瘦的像根豆苗,满脸苦相的妇人出来,瞅着她不冷不热道:“做什么的?”

  何慧芳穿的灰头土脑,衣裳上面补丁加补丁,一看就是乡下来的,他们这是镇,比起这些乡下泥腿子不知好过多少,自然有些轻视。

  要换在平时,何慧芳不怕天不怕地,老早一堆撅给这王婆好看,不过眼下她一门心思惦记着不要彩礼钱的媳妇儿,笑的仍是和气,把来意直接说了。

  哦,原来是来相看安宁那丫头的,王婆一张苦瓜脸登时洒了蜜一样,露出一丝半冷半热的笑:“那你进来吧。”

  安宁是她大伯哥的闺女,原先是住在城里的,她们生意原先也做的红红火火,没成想今年受了灾,一家老小都没了,安宁拖着一身病被老伙计带到了这里,家里平白多了一个人,就要多住一间房,多吃一口饭,王婆别提多烦了。

  “咱们家姑娘养的可好了,样样都会,还会写字扒拉算盘呢。”王婆一边不走心的夸着,一边往院子里喊了一声:“安宁,你沈家婶子看你来了。”

  何慧芳将一篮子鸡蛋放下,搓了搓手,有些紧张的坐在凳子上,就等着那叫安宁的丫头出来,还会认字算账呢,虽然乡户人家知道这些个没用,不过听起来还挺好,以后在村里也能吹牛,说出去多长脸啊。

  过了一会子,旁边的房门开了,从里头走出一个穿素色衣裳的姑娘,起初何慧芳以为自己没看清楚,不禁用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再看之后,脸色倏然就变了。

  这姑娘走路一步三喘不说,脸上还布满了伤疤,伤疤还在渗血,瞧上去就渗人的很。他们家再穷,这种嫁过去没几天就要咽气的媳妇儿,说什么都不能要。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个治愈系的文,希望会有人喜欢_(:3」∠)_

  第2章

  何慧芳脸色一变就要走,王婆眼疾手快,马上抓住了她的袖子,压低声音说:“沈家婶子,我们姑娘看起来体弱,但都是能养好的,不是传染病,你放心。”

  放心,她放心个屁!何慧芳已经极力忍耐才没有当场翻脸了。

  安宁远远地站在前面,一双漆黑的眼睛看着地面,呼吸匀了又匀,才喘平了气,对何慧芳说:“沈家婶子好,我叫安宁,平安的安,宁静的宁。”

  这一声婶子,叫的何慧芳心里舒坦,这姑娘文文静静的模样,确实一瞧就和她们村里那些不同,这乖巧懂事的样子,和泽秋的性子应是合的来。

  她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就算走,也要给人家姑娘一个好脸色,伸手还不打笑脸人。

  “安宁,好名字,真好听。”何慧芳又坐下来,对安宁招了招手。

  王婆说她不是传染病,何慧芳是信的,不然这婆子也不会留她在家里。安宁慢慢地走近,弱的像是一根柳枝,风急一些,就要被吹跑了。

  就这样了,王婆也没给请大夫。何慧芳看了安宁一眼,问道:“你生的什么病?”

  安宁的眼睛很有灵气,水汪汪的,被她看着就很舒服:“从小就这样了,吃了很多药也看过很多大夫,都治不好,倒是卜卦的人说,如果遇见有缘人,兴许就会好了。”

  “嗯。”何慧芳心里觉得愈发可惜了,根本没把那个什么遇见有缘人往心里去,听这意思,这姑娘的病是打从娘胎里带来的,根本治不好呗,她又问:“脸上的伤怎么弄的?”

  安宁水汪汪的眼睛闪了闪:“路上不小心跌下山谷,树枝划伤的。”

  何慧芳打量着她脸上深深的伤疤,再叹一句可惜,不仅是根病秧子,还是个毁容的,她于心不忍,但还是咬着牙起身,从篮子里拿了两个鸡蛋给安宁:“可怜的丫头,这两个鸡蛋是婶子我的心意,你留着补补身子。”

  说完,她头也不回的走了,之所以不敢回头,是因为她忘不了安宁那双水灵灵的眼睛,多和善又可人怜的姑娘,她怕一回头就忍不住想把人领回去,伤了容貌不打紧,就是身子太弱了。

  何慧芳无奈的摇了摇头,重新回到原位卖她的鸡蛋去了。早些时辰这集市上还有几个人,何慧芳去看了一趟安宁,再回来卖时,街面上基本没人了。

  她看了看火红的太阳,得,一个铜子没挣,还倒贴了两个蛋,今天不顺,运气不好。

  鸡蛋不兴久存,尤其像现在这种夏天,容易坏,何慧芳坐了一会儿后,说什么也坐不住了,准备去找个酒楼把蛋卖了,少挣就少挣吧,也没办法。

  就在她准备起身的那一刹,突然前面来了一辆马车,上面下来个采买的男人,要将何慧芳的鸡蛋全部买完,价格比平日还要高出些,二十文钱一个呢。

  何慧芳连连说好,一打听才知道,这是镇上员外家的儿媳妇生了一对双生子,现在要鸡蛋回去给产妇补身子,还要煮一大锅红鸡蛋,给乡邻们挨个发沾沾喜气呢。

  “呦,这可是老天降下福气,将来小公子必定要高中状元,发大财,做大官。”

  采买的男人一听这吉祥话,一高兴,多给了何慧芳一百文钱,用红纸包好的,说这钱是沾了福气的喜钱,接着,采买的男子叹道:“我家夫人嫁过来时体弱多病,老爷就担心不好生养,你瞧现在,不仅顺顺利利的产下小少爷,还是对双生子,有时候人这运道,可真说不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何慧芳一琢磨,就又想起安宁来,没错,她身体是弱,但要是嫁给了泽秋,说不准就像员外家那位一样,一下就好了呢?

  越想越琢磨,何慧芳就越兴奋,说到底她看安宁就是合眼缘,那孩子一瞧就特乖巧,况且,王婆也说了,不要彩礼钱,要不,就试一试?

  试试就试试,何慧芳就不是个拖泥带水的人,当机立断,拿着空篮子就往王婆家去。

  这厢,何慧芳一走,王婆就在家指桑骂槐的骂开了,一下冷着脸浇花,骂那些花就知道喝水,半个果儿都不会结,又喂鸡的时候嘀嘀咕咕,说这些个瘟鸡是光吃不会下蛋,简直要害死她了。

  安宁坐在屋子里听着,眼眶不禁红了,父亲还在的时候,每年都会寄银子给二叔一家,没曾想父亲一去世,二叔娘就是这样一幅恶人嘴脸,越想,她的心就越凉,愈加觉得前途渺茫,没有什么生路了。

  何慧芳就在这个时候进了院子,王婆从厢房里冒出头,没好气的看着她:“你又来作甚?”

  何慧芳撇撇嘴,就这待客的水平,亏她还是镇上的人,简直就是个泼妇,可见安宁那丫头,没在她手底下受窝囊气,想到这里,何慧芳也不客气了,用手扇了扇风:“我想再瞧瞧安宁那丫头。”

  说实话,这些日子来相看安宁的人有不少,好人家一看她病恹恹的身子骨和毁了的脸,二话不说就走,那些牙婆倒是愿意要人,不过自家男人又不愿意,他是个死脑筋,说什么毕竟是自家亲侄女,卖了他没脸下去见大哥大嫂。

  王婆还正担心最后安宁死在自己家里,那多晦气,一看何慧芳来了第二次,哪里还舍得叫她跑了,当即将自家在茶馆里吹牛聊天的男人喊了回来,一起商量好了条件。

  何慧芳也直言不讳,把自家这个情况老实说了,王婆一家人表示不打紧,也不奢望沈家给多少彩礼,婆家出二两银子加两缸酒十斤肉,意思意思也就算了,以后安宁就是沈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