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千山青黛第38节(2 / 2)

  方才静候之时,裴萧元想起前半夜发生的事,不由便凝目在了皇帝的脸上。

  前次觐见,精舍光线昏暗,故面色不显。今夜身处外殿,烛火照得煊亮,皇帝看起来便面若焦蜡,比前次愈见衰老。但即便如此,在这张依稀仍存几分年轻时的风采的脸上,还是能捕捉到些许与她相似的廓影。

  至此,裴萧元也终于明白,上次觐见乍见圣容,他那种微妙的似曾相识之感是怎样来的了。

  如此想着,他难免走神,闻言立刻收目道:“臣不敢。方才是在等候吩咐。”

  皇帝自榻上直身,垂落双腿坐在了榻沿上。殿角专门在此近身服侍的一天哑小宫监立刻上来为他套靴。皇帝拂手。小宫监无声飞快地退了出去。皇帝双手撑在自己的两股上,盯着裴萧元道:“半夜召见,你有怨言?”

  裴萧元早就听闻皇帝近年好似昼夜颠倒,原因是夜间无法入眠,吃太医的药,却收效甚微。

  “臣不敢。陛下若有用的到臣的地方,臣随时听候。”

  他自是应对得体,既无阿谀,面上也不见半分因遭皇帝无故责难而生的惶惑或是恐惧。

  此大约便是所谓的初生牛犊。反倒如今朝中那些有资历的宰辅和重臣,到了皇帝的面前,时刻惶恐,话不敢多说半句,唯恐一个不慎触怒在上。

  皇帝凝目他片刻,沉面渐渐转霁。

  “最近都在忙甚?担职也快两个月了,朕若不叫,你便无事可禀?”

  裴萧元将昨日行动讲了一遍。

  “此事已报知到大将军的面前。臣以为大将军已上奏,故不敢再贸然入宫惊扰陛下。”

  皇帝冷哼:“韩克让自然是说了。只是朕想亲自再问你!这么大的动静,调用上千的人马,最后竟然让人给跑了!你就给朕抓了那么几只虾兵蟹将应付?”

  皇帝虽非声色俱厉,但此言已是将他不满表露无疑。

  裴萧元只能再次下跪,叩首承罪:“是臣无能!请陛下责罚!”

  “那名养伤的可疑之人,知是什么身份吗?”

  “被捕系的三人顽固异常,臣虽已用过极刑,但目前为止,尚无一人开口招供。”

  “你可有自己的推断?”座上追问。

  “臣愚钝,一时还无头绪。”

  他应完话,殿内随之陷入了一阵可怕的寂静。

  他垂着眼目,看不到皇帝此刻的表情,但他能清楚地感觉到,他的这个答复,触怒了皇帝。

  “抬头!”裴萧元听到前方传来一道再次转冷的声音。

  “不是说当中有一人被捕后便自毁颜面吗?”皇帝注目于他,说道。

  “你给朕说说,他为何如此做?”

  “或是不愿被人认出样貌。”

  “为何不愿?”

  “应是怕被认出身份。”

  “怕被谁认出?”

  “恕臣愚钝,此事暂也未能得知。”

  “你当真不知?”

  裴萧元陡然对上皇帝那一双如利箭直射向他的眼目。

  “是。臣当真不知。回去后,臣会命人加紧审讯,一旦得到结果,臣立刻上奏。”

  皇帝继续盯他半晌,收目慢慢靠回在了凭几上,看去仿佛有些倦了,微微闭目,养神间,忽然再次开口:“你刚来时找的那个故人之子,找到了没?”

  此时皇帝的口吻已转为轻淡,仿佛无意想到随口一提,浑不似片刻前那样的强大施压。但在裴萧元这里,心口却是随之一跳。

  皇帝竟会突然问到这个,实是他未曾料想到的意外。一个迟疑间,就见榻上的皇帝转脸睁目,再次看了过来。

  他暗暗一凛,知此事应是韩克让上禀,不可能隐瞒,立刻反应过来。

  “禀陛下,人已经找到。”

  皇帝看起来确实只是随口一问,只看他一眼,点了点头:“找到就好。苟能修身,何患不荣,你如今不比从前。来了故人,提携也是应该。京中各衙六品以下非要害的散职,酌情皆可授官。你明日自去吏部,挑个合适的空缺便可。”

  裴萧元这才明白皇帝方才发问的用意,并非发难,而是示恩。

  “多谢陛下隆恩。只是我那故人之子此番入京并非求官,是另有家事。况且官无小事,即便是散位,非有能之人也不敢虚占。待她日后成器,再谋求为朝廷效力也是不迟。”

  皇帝对他这应答应当颇为满意,点了点头,又道:“听说前些日,那阿史那与宇文家的在神枢宫里厮打了起来?当时你也在场?”

  裴萧元应是。

  “知为何厮打吗?把朕的地方当成自家习弩场了?”

  裴萧元心又是微微一跳,口里已是解释起来:“臣与宇文世子的怨隙,陛下也是知的,王子又与我交好,那日二人一时冲动动起了手。臣便是听闻消息赶去阻止的。全是臣之过。”

  皇帝皱了皱眉:“不止如此,朕听闻此前在春风楼,也险些领着十六卫的军中子弟当众殴架。一个一个的,仗着父辈的一点子功劳,都成什么样子了!”

  “臣视王子为弟,他也称我一声兄,因而事后,臣已借着陛下之势,严厉训斥过他。若非知陛下向来宽厚待人,臣早已笞烂他背了。他知错,懊悔不已。下回若蒙陛下恩准,臣带他再来向陛下负荆请罪。”

  皇帝斜睨他:“裴家儿知事。既如此,朕问你,赐下的宅子,你为何不住?”

  裴萧元看见皇帝目光幽幽盯来,知他必是在疑虑自己心中对从前旧事抱有怨念,低目奏对:“禀陛下,是因此前事务繁忙,无暇搬迁。这两天正要住过去的。”

  此时宫漏声隐隐响起,报着三更二点。皇帝听完宫漏之声,点了点头:“朕今日也收到你伯父发自东都的问安疏了。他已到任。还说你少不更事,盼朕多些担待。我看他是越老越糊涂,多虑了。朕这里无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