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千山青黛第7节(1 / 2)





  她又看一眼裴萧元,终究是不敢当面讲出来,扯着贺氏到了一旁。

  这丫头背着他躲躲闪闪,不知道究竟和贺氏说了什么,一边说,一边还回头看,总感觉好像是和自己有关。裴萧元按捺着性子等,不想贺氏听完了,走过来时,神色也变得古怪了起来。

  “这丫头到底怎么说的?”裴冀也是着急了。

  贺氏看了眼裴萧元。

  裴冀立刻喝道:“全部退开!”

  他只这一声,近旁几个原本闻讯围来的下人连同青头等人立刻散得干干净净,只剩下裴萧元和承平。

  “你二人也退开!”

  裴冀头也未回,又喝了一声。

  曾掌扶乾坤的重臣,如今虽老,不得圣心,远离庙堂多年,但积威仍在。

  裴萧元当即遵从。承平更不敢强忤裴冀之言,跟着裴萧元退开,两人停在远处,他看着贺氏在照壁旁向裴冀回着话,道:“我就算了,外人一个,到底何事,怎连你都不能听?”

  裴萧元不言,但丫头和贺氏的样子,令他的心里生出几分不祥之感,总觉得似乎和自己脱不了干系。

  他的预感很快便被证明是真。裴冀快步朝他走来,道了句“随我来”,人就从他身旁经过了。

  裴萧元只得跟上去,随裴冀来到附近的一间偏厅内,才一进去,裴冀便沉下了脸:“你回来的那夜,是否和小阿史那抱怨过你和絮雨的婚事?”

  多年以来伯父待他胜过亲子,从前对他说话时,连大些的声气都极少,像这样的严厉之貌,更是绝无仅有。

  裴萧元心一跳,迟疑了下,还没来得及开口,便听裴冀又道:“那丫头说,你回来的次日早上,她陪絮雨来见我,路上遇到你和小阿史那出来,无意听到小阿史那之言,道你是因我的缘故,方勉强应下的婚事!”

  “是不是!”

  裴冀蓦然提高音量,一声质问,令裴萧元的心猛咯噔一跳,很快想起几日前自己和承平自书房出来走在廊道的那一幕。

  他万万没有想到,那时她竟正和他相向而来,还听到了他和承平间的对话。

  他待辩,却知辩解也是徒劳,事已如此。况且深究起来,确实也是他的过失。如果回来的当晚在知晓婚事后,他能更谨慎些,或者说,表现出男子对于娶妻该有的喜悦之情,又何至于被承平看出端倪,以致于有了后面的这些变故?

  他沉默了下去。

  侄儿不辩,那便是真的了。

  裴冀一时气恼万分,看着侄儿,眉头紧锁,目中难掩失望之情:“萧元!你四岁开蒙,习读诗书,岂不知人生于穹壤间,修身之外,还需修德?我道你向来守慎,你竟怎如此轻浮?若实在不愿结下这亲事,我又岂会强压你颈点头?你怎可在我这里应了,到人前又述说不满?你欲置絮雨于何地?如此行径,与羞辱她有何不同?那丫头讲她后来一个人在庭院角落处坐了许久方来见我,她必定难过至极,这才心灰意冷借故提出解约,直到今日留书而去。你……你实在令我失望!”

  这话说得极重了。但想想也是。一个孤女,千里迢迢来赴婚约,却得知背后被将来的夫郎如此对待,在友人面前发那样的话,但凡有点自尊之人,也绝不可能留下自取其辱。

  裴萧元无比懊悔,更是惭愧不已,当场撩起衣摆双膝落地,下跪叩首:“全是侄儿的错!请伯父大人宽宥。侄儿这就去将她追回,以弥补过错!”

  裴冀双眉紧皱。

  “此事我一定会给她一个交待。她在留书里提及归处,应当是回了此前的居住之地,人想必也没走远。请大人容我这就追上去,我向她解释认错,只要她愿意回来,我怎样都可!”

  “还不快去!”

  “是!”

  裴萧元急忙起身,转身要走,忽然听到身后又传来了裴冀的声音。

  “务必要将她请回!”

  他停步转头。

  “叶钟离……怕是回不来了,所以才会将孙女送来我这里。”

  裴冀望着侄儿一字一字地道,语气凝重。

  裴萧元明白他的所指,颔首,转身疾步而去。

  第9章

  城守告诉裴萧元,今日如往常那样,五更开启城门,在等待出城的人里,仿佛确实有一样貌符合他描述的人,勘验过其携带的过所后,便没多问,放了出去。

  很明显,这个人就是叶女。

  裴萧元正要出城,看见承平从后骑马追了上来,满面愧疚,开口便向他告罪。原来贺氏方才找他核实烛儿说的话,他才知道自己口舌惹了祸,极是愧疚。

  “我已到郡守面前向他解释过了,和你无干!是我从丫头口里问出你的婚事,向你打听,你不说,我便自作聪明胡言乱语,害得叶小娘子误会,你更是被郡守责备——”

  “罢了!你也是无心!”

  裴萧元阻止承平,“不必再说了。你先上路出发吧,恕我不能相送,我去追她回来。”

  “我也一起去!祸是我惹出来的,该我自己向她解释清楚!”

  裴萧元看他一眼,见他神情恳切,便也随他,当先纵马出了城,承平紧紧跟上。何晋这个时候也已经来到城门口在等候着,远远望见二人出来,迎上前,才知道出了这个意外。

  “我也去。我认得路!”

  何晋当即叫了几个手下,一道跟随在后。

  此城是威远郡治的所在,也是甘凉道去往京城的必经之路,白天的官道上,除了往来客旅,驼马队伍也是络绎不绝。裴萧元边追边寻,终于在近午时分,从停在路边休息的商队头领口里打听到了想要的消息:早间有个小郎君曾向他们买了一匹马,若是路上没有耽搁,应该已经出去至少几十里地了。

  一行人据此快马加鞭,最后追到一段岔道前。

  道路从这里开始一分为二,主道通往京城,另一条岔道,据何晋之言,就是此前他接小娘子来时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