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章(1 / 2)





  是的。

  秦氿并没有出门。

  小说里提过,秦家把原主托付给赵阿满夫妇的时候还给过一笔银钱,她假装说要去衙门告官,就是为了把他们给引开。

  秦氿飞快地穿过小院子,径直朝李金柱夫妇住的正房走去。

  这是一个一进的宅子,在原主刚刚记事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就搬到了这里。

  李家两口子用秦家给的银子在县城开了一家酒楼,生意还算不错,比起旁人来说,这一家子过得相当宽裕。

  不过,原主在这个家里却是小可怜,不但洗衣做饭,洒扫杂活,样样都得干,赵阿满一个不顺心就是拳打脚踢、百般辱骂。这一次,就因为她死都不肯嫁给一个傻子,被打得不成人样。

  赵阿满方才说原主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其实她自己才是!!

  刚刚秦氿听得分明,秦家当初可是给了足足两千两银子,足够一家人安安稳稳地过上一辈子了,可就这样,赵阿满夫妇还是不知足,把自己的女儿与原主调换了。

  秦氿一点也不客气,翻箱倒柜地把正房翻了个遍,最后用斧子砸开了墙角上锁的樟木箱,从里面翻出八百两银票和几块碎银子。

  这也算是“物归原主”了吧!

  秦氿把银票小心地揣进了怀里,笑得两眼眯眯。

  有了这些银子傍身,她就安心多了。

  秦氿没再久留,趁着那两口子还没有回来,赶紧出了门。

  她是威胁了李家两口子要去报官,其实她并不打算这么做。

  女主秦昕在原文里一路开挂,所向披靡,身边又有各路大佬给她当护花使者,所有和她作对的人都没好下场。

  穿越已经很倒霉了,秦氿不想像原主那样被利箭穿心而死。那也太惨了。

  所以,她打算离女主远远的,开个小铺子,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秦氿琢磨着等那两口子在县衙门口没有看到自己,最多等上一会儿,也就该回来了,她得抓紧时间离开这里。

  县衙位于江余县西,秦氿就干脆凭着记忆往县东去了。

  她打算先去距此二十里的姚庆县,记忆中,原主时常去那里替赵阿满夫妇采买酒楼的水酒,来回四十里,都是靠她拖着一辆板车徒步行走,回来得稍微慢些还会挨打。

  秦氿靠着一双脚一路紧赶慢赶,在黄昏前抵达了姚庆县。

  这一路上,秦氿的脑子也没闲着,忙着回顾小说的剧情。

  老实说,这本小说虽刚刚看完没多久,但看得时候,只觉得苏苏苏,爽爽爽,看完也就差不多忘了一半。

  她只记得大祁朝内忧外患不断,边境连连战乱,国内灾难频发,到处都是流民匪乱。

  在小说里,这些乱象全都是为了让女主表现出无所不能而存在的,但是对于现在的秦氿来说,自己一个姑娘家,在这乱世就不太好到处乱走了。

  男女主角都在京城,大部分的剧情都围绕着京城在进行,京城肯定是不能去的。

  秦氿思来想去,决定去陇州。

  在原剧情里,陇州是大祁九州中治理的最好的一州,后来,还是凭借女主的智慧和魅力,让陇州布政使投向了二皇子。

  打定主意后,秦氿很快打听到了镖局的位置,花一百两银子雇了个趟镖。

  付好了定金,秦氿又问起哪里可以办路引。

  大祁朝对户籍管理严格,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需有路引。

  秦氿是从家里“逃出来”的,没有路引,那样的话,肯定进不了陇州。

  正所谓“猫有猫道,鼠有鼠道”,镖局属三教九流,自然是有这些门路的。

  留着络腮胡子的镖头一脸微妙,没有多问,开价道:“再加一百两。”

  又一张银票爽快地递了过去,和对方约好明天来这里拿路引,三天后出发,然后,秦氿就告辞了。

  这三天,她也不打算闲着,先去成衣铺子给自己买了两身方便活动的衣裳,又饱餐了一顿后,秦氿找了家客栈住下,还特意要了间上房。

  这一天发生的事太多了,直到这会儿才算安顿下来,她已经累得不想动弹了。

  洗漱的时候,她又仔细看了一下这幅小身板,每一寸皮肤上都有伤,新旧都有,几乎就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身上瘦得没二两肉,也就一层皮包着骨头,她应该已经有十四岁了,却瘦小的仿佛十二三岁的孩子。

  记忆里,原主几乎每天都会挨打,家里所有的活都是她在做,但每天她只能吃到一碗稀粥和半个馒头。

  从小到大,这是受尽了虐待啊!

  秦氿叹了口气,原文里,花了大篇幅描写女主秦昕在前世有多么的委屈、无辜,但原主呢,堂堂的侯门千金,流落在外,还被人虐待长大,她又做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