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5章(2 / 2)


  军装有种神奇的魅力,小混混穿上都能一下子多出几分真正的男人气概,再加上黑骑军的食谱完全是按照现代特种兵训练食谱搭配的,比同时代的营养供应周全了不知道多少倍,李阿鼠居然又长高了几厘米,练出些肌肉,走出去也有人称呼他做壮士了。

  有李阿鼠之类的人作为黑骑军的宣传队和播种机,加上黑骑军不论是装备,福利待遇,还是前途都的确高于其他部队,前来报名的人很多,就算精挑细选,直属楚昭的黑骑军也很快扩充到了五千人。

  五千人听上去并不多,可是都是勤王军与中央军里的精锐,加上又被韩起这个魔鬼教官按照现代特种兵标准训练出来的五千人,再配备上当时顶尖的武器,这一只黑骑军,注定会是任何敌人的噩梦,也是楚昭手里的终极武器。

  而那些落选的人也不必失望,临淄王的封国内还有一万的军队编制,并州欢迎你。

  听说临淄王的封国在招兵,中央军和玄武营也就罢了,外地来的勤王军却很有些心动——既然喻王降了,他们显然马上也得回封地。可是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注定除了帝都和几个大城市外,其余地方都充斥着贫困和野蛮。见惯了都城的繁华,加上以前的同僚,诸如李阿鼠之流混的如此之好,勤王军从将领到士兵,看得也着实眼热。

  于是,在各路勤王军路上经过并州的时候,三不五时就有士兵脱离队伍,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开始还只是一二人,到后来就是三五人,一个小队,最后甚至是一个营帐。

  愤怒的将军们在收到临淄王使节送来的,装满黄金的箱子后,都平息了愤怒,默不作声的约束剩下的人继续赶路。

  唉,来都城打仗,损兵折将也是难免,再说还有瘟疫不是?少一半的人很奇怪吗?

  最后本来只招一万的林轩等来了接近五万士兵。实在叫人发愁。

  于此同时,因为韩起拉走了自己队伍中精锐的人才,所以于应龙和罗致趁着这个好时机开始招兵。

  朝廷虽然在放药,毕竟数量有限,而且偏向那些已经染病的人。平民百姓听说中央军里也可以得到治疗瘟疫的药,比贤良大法师赐予的还要灵验,而且军队每天管饱,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便三五成群的跑去负责征兵的官吏那里,要求加入军队。

  以前到处拉壮丁,被人畏之如虎的军需官简直被这些平民的热情弄得手足无措起来。

  楚旦很着急。

  之前在陇西和江南,这位二公子可谓占尽上风。嫡长子楚昭离得远,楚旦在王府里自然说一不二,加上他母族势大,若说喻王是陇西的土皇帝,他就是有实无名的皇太子。这十几年过的,比在帝都寄人篱下,险死还生的楚昭威风多了。

  楚旦打心眼里觉得自己的世子之位可谓稳如泰山,三弟勉强算个威胁,至于那个素未谋面的哥哥,不过是父亲放在都城的质子罢了。

  谁知道现在这个质子不仅没死,还和三弟一同冒了出来,成为挡在楚旦面前的一个障碍。好在这个大哥比较平庸,也没什么作为。他只需要专心对付三弟这个猪犬崽子就好。

  楚昱得了病,二公子只觉老天都帮他,唯一有点竞争力,且深受喻王喜爱的三弟快死了,真是棒棒哒。然而,仿佛一夕之间,自己大哥就变了个人。

  ——无论是朝中的口碑、行政的手段,还是领兵作战的能力,甚至政治野心,都显现了出来。

  楚旦听完探子回报,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去:大哥的封地上扩了有起码五万军,而昨日父王还在营中和周先生感慨,说“小犬深宏似吾”。

  好吧,所有精英老爹对儿子的最高赞誉大概就是这句话了。楚旦心里一阵阵发冷。

  大哥忽然从一株不起眼小树苗在一夜之间长成参天大树,真是把二公子的小腰板都要压弯了。

  好在楚旦身边也不乏能人。楚旦便连夜召集亲信入府议事。

  见不到阿衡,魏显有点没精打采,他奄头奄脑地坐在位置上,看着来自颍陇士族的谋士侃侃而谈,神情木呆呆的。因为生病期间楚旦为了讨好颍陇士族,对他不闻不问,所以魏显现在献策的积极性也不高了。

  直到楚旦问起,魏显才出列,沉声道:“公子何必担忧。不止不必担忧,还该高兴才对。临淄王其实已经被我们的计策打乱了阵脚。黑旗军进一步扩张不说,还揽下了户部的烂摊子。如此好大喜功,临淄王就算能够征到士兵又怎么样?朝廷必然不可能给他任何的金钱支持,单靠着燕归来,已经不足以支撑这样巨大的开销。这样一来,临淄王为了筹钱,夹在皇帝陛下和都城显贵之间,实在难办。公子不妨将喻王殿下和周先生的对话透露出去,临淄王身在都城,父亲的器重宠爱,都是他的催命符啊。”说到这里,魏显忍不住对这位临淄王殿下流露出一丝同情来。不过权谋之争,向来你死我活,所以魏显很快将这样的情绪收拾起来。

  楚旦看看魏显,大笑道:“我有魏显,就好比刘邦有了萧何啊。”

  扩军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养活这么些士兵却是一笔极大地开销,临淄王本来一万的士兵增加为五万,而且质量参差不齐,这,未必是好事。

  执掌户部按理是个肥差,不过现在却成了个烂摊子,谁接手谁倒霉。这也是卫霁和公车丘明两股朝堂势力都没有提出异议的原因……

  看着楚旦扭曲的脸,魏显没有多余的话,默默退下。因为他知道,接下来楚旦要和颍陇士族讨论的事情,一贯不让自己这一类的谋士参与。

  走出斜桥,魏显心里莫名有些难过。他现在已经知道,阿衡的雇主就是临淄王,他的图纸也是从临淄王那里得来的。在南城贫民窟中住了一年时间,魏显对临淄王为都城百姓做的事情一清二楚。在自己的主公忙着争权夺利的时候,临淄王却在默默的为天下苍生办实事,而且不居功,不邀宠,实在难得。再者,阿衡似乎对临淄王颇为维护……

  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

  只是魏显心里也有两个担忧:一来他害怕这位临淄王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如今的大楚,真的已经禁不起再来一个庆正帝折腾了。在魏显眼中,大楚真正的衰败,其实是庆正帝埋下的祸根。再来一个这样的皇帝,还不如平庸的安靖帝或者愚蠢的楚旦呢。二来,他现在是楚旦的谋士,楚旦对他奉为上宾,转投楚昭反噬旧主,历来是谋士的大忌。

  所以魏显还在观望。他想看看,这位临淄王究竟会怎样处理手中的难题。是会被巨大的军费拖垮,还是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证明自己的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魏显说的没错,在外人看来形势一片大好的楚昭,此时却是叫苦不迭。

  养军队真是一件烧钱的事。封国和王府的军队数量增加,虽然让楚昭这边的整体战力增强,但是却带来了巨额开支。加上药品生意被充了公,布坊虽然接到不少订单,但都是给大楚主力军队——中央军和玄武营供应的被服,基本赚不了几个钱,如此一来燕归来的吸金能力大打折扣。系统上的财政收支数在新年的第一个月里,首次出现了赤字。

  第81章

  莫家守护的矿脉正好处于上方山深处的一个山洞中,因此复原的炼钢厂也坐落于此。看着系统面板上那个鲜红的负数,楚昭这几日恨不得住在山洞。

  功夫不负有心人,楚昭发现:采集术升级之后,已经能够分辨出自己手里抓住的化学物质成分,并且加以采集,就和采集食物时能够从一道菜中分解出食物成分一样。

  靠着系统的这个能力,楚昭终于解决了耐火材料寿命不长的难题。

  前代穿越者李斯不知道通过何种方式,制造出来了炼钢的转炉。这种转炉按炉衬耐火材料性质分为碱性和酸性。

  酸性转炉不能去除生铁中的硫和磷,须用优质生铁才能炼钢。大概是因为李斯偶然间发现了一条优质铁脉,也是条件所限,这位穿越前辈采用的是更容易获得的硅藻土制作硅质材料转炉。

  然而,这一批铁矿石开采到现在,已经将上部的优质铁脉用光。而下部全都是褐铁矿,含磷量较高,虽然依旧算品质较好的矿石,但是却不再适合用现在的酸性转炉炼制。

  楚昭扔下手里的铁矿石,从胸口深处呼出一口气。

  以上这些条件,再加上转炉年成久远,第一批钢坯按照现代的标准来看的话,的确算是瑕疵品。

  这么想着,楚昭用污漆麻黑的手摸了摸脸,白嫩嫩的脸蛋上瞬间出现了三道污痕。山洞里炉火照不到的地方其实是有些暗的,楚昭的眼睛却像星子一般熠熠发光。

  可能是因为在地上蹲得太久了,楚昭站起来的时候,头有些发晕。站在他身后的韩起跨前一步,将殿下揽在怀里。然后他就牵着小花猫般的临淄王殿下往外走。

  山洞里漆黑又寂静,好像世界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韩起甚至希望这段路能够长一点,再长一点,两个人生同寝死同穴,一直一直走下去。再也不会有其他人来打扰他们。真好。

  韩起感觉不到寂寞,也体会不了温情,唯独楚昭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化入魂魄中不可分离。若是强行剥离,就如同剔骨摘心。即便韩起是个怪胎,没心也能活,也该变得不人不鬼了。

  然而,再长的路也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