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章(1 / 2)





  第70章

  楚昭听韩起禀报,说周老头回来了,鞋都还不急穿就想往外跑,还是韩起把他拉住,单膝跪地给楚昭粉嫩嫩的脚丫上穿好鞋子,慢条斯理地说道:“殿下何必着急。”

  周围的谢家子弟冷眼看着,总觉得虽然韩起是跪着的,却给人一种莫明的僭越感。谢棣似乎想要出言呵斥,但被谢棠使个眼色阻止了。

  谢棣定睛一看,发现自家小表弟一双大眼睛弯作两弯小月亮,半点没有愠怒之意,似乎很习惯被人伺候着穿鞋子。心里纵然有些不愉,但也明白这是表弟的私事,就不再多言。

  周老头气喘吁吁地终于走进来,虽然跑了一路,老头子的精神却非常旺健,一上来就对着楚昭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楚昭赶忙示意他平身。

  老头子颤巍巍拿出一瓶丸药,说这些药基本能够治疗疫病初期的患者,此时的病灶在咽喉,用药石还可以医治。若是中后期的患者,病灶继续下行,并且又有热毒在心肺间,那么这药便不一定有效,恐怕要结合殿下手中的灵药,才有八九分的把握了。

  楚昭想了想,就让长留将周大夫研制出来的药和一板氯霉素放在燕归来商行里售卖,宣称对此次寒冬大疫有奇效。当然,价格也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与此同时,楚昭还大手笔地给韩起和罗致的军队都配备了足够的成药,这是积攒自己未来的家底,自然不能小气马虎。接着,楚昭又派韩起找来的护卫——天璇和玉衡二人,分别去周禄和王若谷军中送药。

  安排好这些事情,房间里只剩下韩起和楚昭。

  “我明天回营地,天枢他们给你留下,他们七人可以组成北斗大阵,便是我也无法轻易攻破。把那只肥鸟给我,有事好叫它代信。”虽然最后小胖保住了自己老婆,崔景深带走了别的鸽子,但是韩起依旧对此耿耿于怀。只是他心思很沉,面上看不出来半点端倪,到此时才发作出来罢了。

  楚昭根本想不到韩起一口醋能含这么久,他点点头,看着韩起的黑甲,心里琢磨着炼钢术。

  系统面板上,轻轻一点韩起的名字,不仅会出现他的头衔,还会出现浑身的武器装备。铠甲旁边写着:普通的黑铁,劣质。这样的行头,和韩起本身战力极度不相符。

  好歹带着系统穿越了一回,不求霸气侧漏,但起码也不能让心爱的武将穿这种破烂吧。

  楚昭前世作为一个宅男,也曾经混迹于各种强国论坛,知道早在秦代,国人就能打造出两千年不锈蚀的铜剑,让现代科技人员都惊叹。据说日本的淬火,包括局部淬火以及百炼钢技术,都是中国人在汉朝前的技术。可见不论是前世还是这个平行时空,华夏族的炼铁技术都曾经傲视周围的蛮夷,甚至领先世界。

  然而到了大楚时期,锻造技术已经衰落得非常厉害了。高质量钢铁极其少见,锻造出一块好钢的价值相当于等重的黄金。不过,因为中原地区重文轻武,所以好钢也是有价无市,贵族们宁愿将钱花在骏马华服上,而对于武器,却是重视其外表甚过武器的实用价值本身。

  与此相反,与华夏族政权敌对的少数民族冶铁业就不再居于劣势,犬戎能够打造宾铁刀,依附犬戎的靺鞨可以打造冷锻甲,都是大楚难以企及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华夏族的锻造和焊接工艺长期没有大的进步。

  军事和科技的强大永远相辅相成。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大楚再不予以重视,那么必将出现周边少数民族对华夏族的第一次逆袭。当年蒙古能够一统天下,与其远远领先宋朝的冶金技术是分不开的。

  统治者鄙视技术,采取了种种歧视工人和商人的政策,造成他们缺乏积极性。自汉武以来,弘扬儒道二术,迫害墨门子弟,造成冶金学发展出现瓶颈。

  因为墨门一直受到统治者的迫害,甚至在墨家内部,对于杂部也越来越不重视,许多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王者奉为座上宾的技术人才得不到重用,潦倒而亡,许多技术都失传了,原有的冶铁优势缩小乃至消失。

  这是十分危险的苗头,宏观上来看,大楚的历史轨迹和楚昭前世的中原王朝殊途同归。稍微懂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从唐代末期开始,中原王朝对于少数民族的武力优势,整体处于减弱状态,面对来自外部的侵略,不复秦汉唐三代的强硬,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一边是市民社会越来越发达,封建集权统治渐趋极致,中原文明在文这方面的同化力逐渐增强,另一边是军事技术一直没有大的突破,统治者对此也并不重视。后者最终导致近代中国社会失去了所有武力上的优势,不得不花高价从西方进口先进武器。

  为什么枪支和大炮的发明,并非出现在发明了火药的国度里?这样的困境,与炼钢技术失传,军事科技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绝对有关系。有了高纯度的铁,才有可能出现大炮,甚至是枪支。而到大楚时期,百炼钢技术早已失传,没有激起一朵浪花,就那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楚昭抬起手,摸了摸韩起的铠甲,可能比士兵的铠甲稍微好一点,但也依旧是杂质较高的垃圾铁制品,锻造技术十分普通。

  “我给你做一套铠甲。不过,阿起你要先给我从墨门里找一些精通打铁技术的人。”

  “诺。”韩起注视着楚昭的眼睛,一只手扣住他的手腕。尽管韩起单膝跪着,但是他略一抬头,便吻上了世子殿下菱角般淡红可爱的唇,然后辗转厮磨。

  冰凉的铁甲贴近肌肤,韩起略显粗鲁的动作让楚昭有点疼,但他还是温柔地抱住自己全身披挂的将军,且分神想着:果然是人长的帅,穿一身破铜烂铁都帅。不过到底是委屈了,所以楚昭便悄悄把炼钢这件事记入了自己的排程表。

  “等我回来……”唇舌缠绵之间,模糊的叹息悄悄溢出。

  “嗯。”

  冬日的暖阳从窗外斜照而入,到第二日白天,楚昭醒过来之后,韩起已经离开了。他想了想,就睡在床上,点开自己的系统面板,进入书架中寻找起来,在化工那一栏下找到了关于炼钢炼铁的书,翻看一阵,没看太明白,楚昭想了想,就很不负责的将制作炼铁高炉的图纸默记下来,又仗着好记性把几本书背了下来。他自己是看不懂,没准那些炼铁大师们能够得到启发呢?

  翻找关于炼铁类书籍的时候,楚昭无意中从书架上看到一本《家庭实用化学品配方手册》,打开一看目录,顿时乐了。里面全是教人如何利用日常生活中可能得到的材料,制作肥皂,香皂,火柴,人造大理石,玻璃,洗发水,面霜……

  不过要想如穿越文中轻松制造出这些东西,显然不太现实,就算最简单的制肥皂,也要氢氧化钠溶液经皂化反应才能获得,可楚昭压根不晓得哪里去找这种化学品。

  因为这本书写给现代人看的,所以里面许多材料,古代也并不能轻易得到。所以,目前这本手册不过是给楚昭画了个大饼而已。

  郁闷地咬了一阵笔头,楚昭还是决定不要让此界的工业水平跃进得太快。先让消失地锻造技术重现人间再说吧。

  这么安慰自己一通,楚昭继续低头勾勾画画。刚把炼铁高炉的图纸画出来,对照着原图检查了三遍,确保每个细节都一模一样临下来之后,就有个小丫头上前来禀报,说是门外有一群杂工求见,要给世子检查炕床。

  楚昭明白是韩起找来的匠人,赶忙通传。

  在这个时候,楚昭心里所想,更多的还是如何博美人一笑而已。而韩起的心里,便充斥着一种甜蜜和喜悦,类似于听说媳妇要给自己缝衣服的老光棍。两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于一个王朝,甚至对于整个华夏族的意义。

  莫厘家族世世代代打铁为生,传说他的祖上曾经打造干将和莫邪两柄神剑,后来莫家入秦,加入李斯先生领导的秦墨,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千古伟业。

  但是莫厘对这些传说,早就已经漠然了。就算墨门帮助秦国一统天下又怎样,先生还不是被车裂而亡?李斯的左护法愤而投靠匈奴,带走了一半的图纸,让匈奴在汉初盛极一时。如今莫家空有一半祖传的图纸以及一处保留下来的炼铁遗址,却根本无法运用。

  祖父死前,拉着莫厘的手要他重新寻回失传的炼铁术,可是他不过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找找找,都找了好几代人。莫家历代都将心思放在这张精妙的图纸上,莫厘的父亲是这么多年家族里天赋最高的人,为了这张图纸呕心沥血,终于补全了剩下的半张,尽管如此,经其手改进的炼铁炉却发生了爆炸,将其炸死。

  莫家守护的遗址和图纸,都是不祥的。上面有天命之人枉死的怨气凝结。莫厘总是这样猜测着。

  总归只是臣子而已啊,怎么能比天子更受上天的眷顾呢,可见所谓的天命之人,根本只是一场笑话而已。却骗得莫家献了终身献子孙,最后沦入贱籍,一无所有。

  理想不能当饭吃,莫厘给祖父办完丧事,就把那半张图纸锁了起来,转身忙着给贵族精巧的铠甲嵌上金银丝错,给名贵的景泰蓝涂上一层釉色,至于打铁,他早就不碰了,只交给下面的徒弟去做。

  直到今日,墨家这一代的矩子动用了矩子令召集杂部。来到上方山,莫厘惊讶地发现,这一次来的,全是这个时代顶尖的打铁师,铸剑师。

  阿起的效率真高。唇边含着自己都毫无所觉的笑容,楚昭带着几张图纸走了出去,先把图纸交给在坐的人传看。

  莫厘漫不经心地接过来,看了几眼,立即脸色大变,怀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心情仔细看起来。

  这幅图和自家祖传残图极为相似,但却比他家手上的那张更加精巧,构图更为复杂标准,而且还有许多标注。看着面前这张图,许多以前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便融会贯通。

  其他匠人也被这份图纸所呈现出来的构思所深深震撼。如果用这份图纸的话,那大批量制造铁器就不是难事。有人激动地说出了这样的话。

  莫厘却笑了笑,如果只是这种程度的话,根本不需要图纸,单是现在的水平,只要任何一个士族愿意资助金银,并得到足够的矿石,莫家自己就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