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零胡同养娃记第156节(2 / 2)


  老人家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一百岁怎么够,只有十五年了呀,这都看不到咱们小星星结婚了。”

  袁香:“……”

  韩星辰蹦蹦跳跳去找爷爷了。

  秦老在炸焦圈,看见孙女来,夹起一个晾好的放她嘴边。

  家里头以前过得节省,范晓娟很少会做油炸的东西,当然薯条酥肉那次是例外,孩子嘛是越吃的少就越稀罕,韩星辰就很喜欢吃油炸的。

  一边啃着焦圈儿,一边跟爷爷显摆刚刚太姥儿给的红包。

  秦老眯着眼睛,心里隐隐有几分不安:“又是谁给的?”

  太姥也太好了,每次见面都给红包,小娃娃最喜欢了:“太姥儿给的呀。”

  咔呲咔呲真好吃。

  秦老叹了口气。

  这几天韩星辰天天来,可老人家每次都不记得,他没记错的话,这孩子来几天就给了几次红包,等她一走,袁奶奶就跟他说:“这可是我第一次见到重孙女,长得可真好看啊……”

  袁桥挺较真,每次都要跟她理论,说韩星辰都见过她好几次了。

  结果袁奶奶还是不记得,第二天就彻底忘记这茬了。

  等下袁桥肯定又要爆炸了,人有时候不是故意忘记的,她只是生病了。

  后来吃完了饭,袁桥就跟秦老嘀咕:“我妈这记性是越来越差了,怎么每次看见星星都给她红包,是不是老年痴呆了啊……”前几天还好好着呐。

  秦老说:“你知道她老年痴呆还要跟她吵架?”

  袁桥坐在床边抹眼泪:“以前惦记着小江的事,她一直好好的,怎么小江一找回来,妈妈又生病了呢。”

  她知道妈妈这是记挂着她,怕她扛不住,一颗心就总悬着。

  等她的梦圆满了,老人这个绷着的神经也松懈了下来。

  就跟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突然休息了一样,一下子就不行了,袁桥也知道母亲年事已高,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差,可还是跟自己气上了,跟母亲也较着劲。

  袁奶奶哪里知道呢,还私底下跟秦老嘀咕:“桥桥这脾气也忒不好了些,这要是我儿媳妇,我得揪她耳朵……”

  直到很久以后,韩星辰才弄懂老年痴呆是什么意思。

  太姥年纪越来越大了,总有个零部件会坏,老人身体机能没有什么毛病,可是记忆里日渐衰退,人苍老的速度是以量变的速度递增的,也许很多人几十年都没什么毛病,一旦出现什么毛病,衰老的速度很快。

  太姥是个很健康长寿的老人,这几十年时间都没病,怎么一下子就病了呢,糊涂了呢。

  等到了下午,韩江带着范晓娟一起来接孩子,听袁桥说起这事:“你以后多过来过来,多看看你姥姥。”

  韩江忙问怎么了。

  袁桥叹气:“你姥姥现在记性越来越差,你去问问她还记不记得你?”

  “姥姥,您认识我吗?”韩江走出去,看见袁奶奶还在指挥着香姐整理菜园子,

  “这是哪家的孩子啊,长得可真俊!”袁奶奶笑眯眯的看着他:“旁边这姑娘也长得好看。”

  韩江簇紧眉毛。

  回去的时候,他跟范晓娟说:“也不知道以后能跟老人相处的时间有多少,以后咱们多回来看一看。”

  范晓娟看了他一眼,没多说话。

  可能不是自己的亲人,没有切身体会吧。

  她挽着韩江的手,头靠在他的臂膀上,能够感受到韩江的悲伤,他刚刚才找回来爸妈,可是爸妈就都老了。

  太姥就更老了。

  虽然他没有跟家人相处的那三十年,感情也不如他们投入的深,可这是他的亲人,而他的亲人们正在倒计时往生命的尽头奔跑。

  “如果想回来,就带着韩星辰多回来看看吧。”

  第113章

  范晓军结束了假期就要回部队去了,临走之前跟她说了房子的事情。

  “最近抓紧点帮我看个房子,装修的事情可以晚一点。”范晓军在她对面坐下:“哥哥的事情也得放在心上啊。”

  范晓娟放下手里的课本,很意外的看向他。

  转性了!

  范晓军也看出她的意外来了,低声跟她说:“老家的房子要盖也早点盖。”

  “什么?”

  “我听说舅舅他们可能快回京市了。”

  范晓娟的声音一下子拔高了好几度:“那姥姥呢,姥姥是不是也要回了?”她都好多年没见到姥姥了,说起来姥姥可是最疼她的人。

  范母生他两的时候,两个舅舅都没结婚,那会儿范老太跟女儿住在一起,就是她亲手带大兄妹两个的,故此感情也非比寻常,要说起跟长辈们的感情来,当然是姥姥第一个最亲。

  同韩江的姥姥一样,范老太也是八十好几的人了。

  年轻时候就跟着丈夫去法国留学,范老太也不是一般的人物,范晓娟对欧洲各国的向往,就来自于儿时外祖母在她耳边讲的那些留洋时期的好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