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零胡同养娃记第46节(2 / 2)


  她是带着一腔热忱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事情刚刚起了个头,怎么能让这种人破坏了美好的前进的目标。

  就在她手里头拎着椅子站起来的时候,被小孟一把抱住了后腰:“范姐,咱们犯不着跟这种人过不去啊,有事情咱们好商量,这不是也是传闻嘛,厂里面大部分人是相信你的。”

  “怎么,你以为我要干嘛呢!”

  小孟可不敢松手了,她手里拎着把椅子,一看就是近身攻击的武器啊。

  冲动是魔鬼。

  这范姐啊,啥都好,就是受不得一丁点的委屈。

  小孟苦口婆心的:“邓贵是什么人,混满了日子就准备退休的人,你跟他计较做什么,那种人说的好听叫基层群众,说的不好听那是混时度日,可你不一样啊范姐,你可是八九点钟上升到头顶的太阳,是厂里的希望,咱可千万别犯浑,也千万别跟他计较呢。”

  是呢,小孟我可真是谢谢你呢。

  腰都快要给她箍断了。

  范晓娟把椅子放下来:“我只是想挪个地方坐,然后帮你数钱。”

  小孟:“……”

  流言止于智者,果然这个世界的智者还是很少,范晓娟现在是从办公室走出去,就会碰到几个盯着她肚子不断瞧的人。

  她决定要向邓贵出击。

  厂子就这么大,在厂里头干得超过邓贵的工龄的,就只有马向华跟老厂长几个。

  两人找了个仓库僻静的地方聊了会儿。

  因为最近事儿多,马向华忙得团团转,都很久没有跟范晓娟聊天了,不过整个人看上去精神气要好很多,一见到范晓娟的面就叨叨着:“好久没跟你聊,你这段时间还好吧,咱们厂里这一忙起来,不知道多久才能休息,我这肩膀痛得呀。”

  跟码字工一样,裁缝也是长期低着头作业,马向华身上的颈椎病是老毛病了。

  年轻时候不觉得,到老了经常会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的。

  “我认识一个老中医,你有空就去瞧瞧,颈椎问题可不是小毛病,你抬头是不是都能听到咯哒咯哒的声音?”

  “可不是?”就这一点,似乎没人能比得上范晓娟的贴心,马向华很感激的看着她:“是这样的,经常不舒服。”

  “那可不行,产线是咱们厂里的根,你们可不能把身体搞坏了,马大姐,你也跟那些个女孩子们说说,最少半个小时,头要抬一抬,活动活动,别整的身体都变差了,您啊,就是太为单位着想了,身体也是革命的本钱。”

  这孩子精神觉悟可真是高啊!

  马向华看范晓娟的眼神一下子就变了。

  不管旁人怎么议论她,她部门是绝对不允许留言涌进来的!

  听说是来打听邓贵的,马向华嗤了一嘴。

  “就他那德行,你别说,整威风是好的,我跟他是同一年来厂子的,刚开始关系还不错,那会儿厂里头还红火着呢,咱们年纪也差不多一般大,我当时在学徒,他在厂里当保安,都算不上正式工。”

  七几年的时候,厂子里头的正式工名额可紧张了,不过像邓贵和马向华这种从乡下地方过来,能进到城里,吃上半个本子的商品粮,已经在村里算是很出息的那种了,范晓娟的亲妈也是从农村爬出来的。

  她懂那个年代的艰辛,于是点点头。

  “那会儿厂里头没这么多缝纫机,好多时候都是靠手工缝纫,那会儿厂子里有一半的东西,都是靠手工缝出来的,后来我又找了师傅去学缝纫,慢慢的才转正,再后来我见邓贵还是个保安,也想劝他学点东西,产线有事情能帮个忙搭把手啥的,可惜这人啊……”

  剩下的话马向华没说出口。

  这人就是看不起女性,他觉得让马向华叫来叫去的,挺丢脸,双方关系越来越差。

  范晓娟问:“你知道他家里什么情况不?”

  这个问别人可能不清楚,可马向华知道:“他家里有个老婆,生了个女儿。”

  一个女儿?

  可是范晓娟听到了,他们那天说的是两个女儿啊。

  她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你说是几个女儿?”

  “一个啊?”马向华笑了笑:“邓贵早就转京市户口了,只有一个名额,不可能生二胎的。”

  范晓娟明白了,她这算是彻底的明白过来了。

  邓贵的灵感来自于哪里了。

  他自己已经超生了,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索性把脏水倒在她身上。

  不过他这样做有什么意义,真的只是因为那天给马向华出了个头吗,范晓娟百思不得其解。

  “喂,你怎么了?”马向华说:“其实那天你替我出头,跟他闹上了矛盾,我心里也挺过意不去的,邓贵这人特别小心眼,你得罪到了他,他就会一直缠着你,我可是太了解他了。”

  范晓娟说:“我知道了。”

  马向华:“你知道啥?”

  她也觉得范晓娟这脾气雷厉风行的,也不是说不好,总之行的万里路,总要小心点。

  范晓娟说:“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真的跟你没关系。”

  马向华还是觉得挺内疚的:“要不是为了给我出头——”

  “都说了跟你真的没关系,你等年底看吧,我觉得他还会放大招。”

  邓贵就算是报复心很强,也不过是跟她有过节而已,没必要下这种狠手,在单位败坏她的名声,唯一一点可以解释的是,两人有了利益上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