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王妃他富可敌国第218节(1 / 2)





  这其中甚至还夹带着两句与顾砚书有关的,譬如“王妃自幼受家中父兄宠爱,儿臣现如今不在京中,若王妃有冒犯之处,还望父皇勿怪”之类的言语。

  可谓是乱七八糟不知所谓。

  可即便这封家书有着诸多缺点,也不能掩盖,这是皇帝有史以来,收到的第一封家书的事实!

  念及此处,原本还在生气于桐潭县县令所做的种种的秦渊,心情顿时便畅快了不少。

  看着家书最后的末尾处,秦戮询问他龙体是否安康,进来心情是否舒畅的言语,皇帝忍不住笑了笑,低骂了一句:

  “还算你小子有良心!”

  第150章

  皇上因为秦戮一封家书而龙心大悦的消息,没过多久,就传入了顾砚书的耳中。

  按理来说,现如今秦戮不在京中,五皇子虽然时不时上门来与顾砚书说一些朝堂上发生的事,却鲜少与之提及与皇上有关的话题。

  顾砚书本人也几乎从不去皇宫向皇上以及诸位娘娘请安,对皇上的心情如何,顾砚书应当一无所知。

  然而顾砚书的耳目不聪,却架不住皇上自己嘚瑟。

  自从收到来自秦戮的家书之后,皇帝的心情是肉眼可见地好了不少,甚至连着好几日,上朝的时候唇角都带着一抹怎么压也压不下去的弧度。

  原本朝臣们还在疑惑,皇上的这番好心情到底是从何而来。

  关于溢州桐潭县之事,秦戮虽然是单独向皇帝奏明情况,但皇帝后来溢州一干官员处罚并不算轻。

  后来为了敲打朝中其他的官员,皇帝也直接将这事在早朝上通报了一番。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上不仅没有大动肝火,甚至还笑容满面,一副高兴得不得了的样子,这能不让人迷惑吗?

  直到后来皇上将手底下那几个得用的臣子叫到御书房中开过小会之后,一直困扰着臣子的疑问,才终于有了答案。

  温学斐作为朝中的肱股之臣,又官拜一品,自然也是被叫去御书房开小会的一员。

  从皇宫回府后,温学斐便将在御书房中发生的事儿与自己的几个儿子描述一番。

  最后这件事,便这样经由温清霄的嘴,传入了顾砚书的耳中。

  而乍一下听到这个消息的顾砚书,则是满脸错愕地看着温清霄,语气中满是不可置信:

  “你说什么?”

  顾砚书怎么也不敢相信,温清霄口中那个向大臣们嘚瑟自己收到了自己好大儿的家书的人,是他所熟知端水大师。

  从温清霄的描述中,那位端水大师连一封家书,都能嘚瑟出一朵花来!

  先是状似不经意地提到自己收到了来自自己好大儿的家书。

  随后又状似漫不经心地向臣子们透露着家书中的内容。

  说完之后还不忘装模作样地说上一句:

  “朕在皇宫能有什么事?要朕说,老三那个孩子就是太实诚了!”

  要不是在说这些话时,皇帝脸上的表情都快笑成了一朵花,大臣们可能就快信了皇帝的这一番鬼话了!

  说完这一切之后,皇上便与诸位臣子聊起了正事。

  原本臣子们以为,关于厉王殿下送了一封家书回京这件事,会就此告一段落,并且在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之时,却发现,他们还是太年轻!

  在商谈国事之时,朝臣们依旧没有逃过皇上的花式嘚瑟。

  关键是皇上嘚瑟也就罢了,居然还暗搓搓地去和自己的臣子拉踩对比?

  比如上一秒几人还在说着正事,下一秒皇帝便突然别有深意地去询问一些家中后辈不在京中的臣子。

  上一次收到自己儿子的家书是在什么时候?信里都写了什么内容?

  若是得知臣子家中后辈上一次家书是在两月以前,还要状似不经意地点评上一句:

  “这朕就要替爱卿好好批评一下了,这出门在外的,怎么能够这么长时间都不给家里消息呢?天大事儿,写一封信的时间应当还是有的。”

  若是得知臣子家中的后辈上一次家书是在两个月内,便会微微沉默一番,随后便替自己挽尊:

  “那不知爱卿收到的家书,是用的什么驿递啊?”

  得到答案之后,才终于重新高兴了起来:

  “啊?普通驿递啊?那岂不是很慢,待到爱卿收到家书之时,家书中所提及之事想来都已经发生了许久了吧?还是八百里加急要快上一些。”

  要说这些话的人不是皇帝,一干加起来能有近千岁的大臣,少不得会将说这话的人给揍一顿:

  什么叫做写一封信的时间还是有的?

  忙起来有没有写信的时间,皇上你不是应该比谁都清楚吗?

  还有什么八百里加急还是要快一些的?

  谁不知道八百里加急很快?

  但那东西是我们的儿子有资格可以用的吗?

  以前厉王殿下在外三年也没送一封信回来您怎么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