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王妃他富可敌国第179节(1 / 2)





  “那就麻烦温六公子了。”

  温家的人一个个可不好糊弄,今日他这番话也是在听到温清霄提到四公子的时候,一时兴起想到的法子。

  温清霄相信他,才会被三言两语打动,待到和四公子详谈之时,少不得需要拿出一个详细可行的计划书出来,才能说服对方。

  想到这里,顾砚书便忍不住开始在心中起草起了计划书的雏形。

  第127章

  温清霄不是一个喜欢拖延的人,当天回去,便将顾砚书的话带给了温清衍。

  温清衍现在的确是在为了开源之事焦头烂额。

  毕竟温清衍比谁都清楚,现在皇上对他的器重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若是开源之事迟迟没有进展,少不得会让皇上心生不满。

  现在听闻自家六弟带来的话,又想到顾砚书手底下那几个日入斗金的铺子,深知顾砚书在这方面本事非常。

  温清衍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向顾砚书递了拜帖。

  顾砚书那边的回应也很快,第二日,两人便在归园居见了面。

  两人见面之时,温清衍依旧没有忘记为了当初顾砚书的那番提点的,同顾砚书好好道了一番谢。

  为此,顾砚书倒是与其寒暄了好一会儿。

  从温清霄便能看出,温家的教养极好。

  温清衍既然能被称为温家除了温清霄之外,最优秀的一位少爷,才学同样不俗。

  不一会儿,两人便天南地北地聊了许多。

  就两人此时相谈甚欢的模样,任谁看了也不会相信,今日只是顾砚书与温清衍的第三次见面。

  虽然与温清霄的交谈极为愉快,但顾砚书也没有忘记,今日他与温清衍见面,是为了谈正事的。

  在寒暄了片刻后,顾砚书便率先提起了话题:

  “听闻四公子进来遇到了一些烦心事,恰好,我也有一事想与四公子合作,想必清霄已经与四公子提过了?”

  “殿下说的可是水泥路一事?”

  温清衍略有些不确定地询问,毕竟温清霄同他说的时候,并没有说这是与顾砚书的合作。

  顾砚书微微点头,而后将准备好的计划书放到了温清衍的面前:

  “关于水泥路的种种好处,想必清霄已经与四公子说过了,至于其他的细节,四公子可以先看看这个。”

  这份计划书,是顾砚书昨日回府之后,连夜赶出来的。

  说是连夜,其实也并不准确。

  因为认真说起来,顾砚书写这份计划书,前前后后也只不过用了一个时辰不到。

  别看顾砚书没写多久,但这份计划书上的内容却十分详尽。

  修路是一个大工程,即便是顾砚书手底下有着几只下金蛋的母鸡,想要将水泥路铺满天齐,也少不得会侵家荡产。

  别说顾砚书不行,就是天齐任何一个人,也做不了这件事儿。

  所以顾砚书便直接将后世的承包制给挪用过来。

  一个人想要出资将水泥路铺满整个天齐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若这个人只需要出资修建一座城池的水泥路,或者是一个城镇的呢?

  但凡是有些家底的,都能拿出这一笔支出。

  所以顾砚书的方法,便是化整为零。

  将天齐的版图按照城池的划分,拆分成若干个板块,然后再来为每一个板块,寻找修建水泥路的出资人。

  从顾砚书从不吃亏的性子便能看出,任何一个商人都不会愿意做亏本生意。

  所以要想让这些商人心甘情愿地掏钱来铺这水泥路,便需要让这些人从这水泥路上发现商机。

  那套“要想富,先修路”的言论,对于唯利是图的商人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毕竟这交通发达之后所带来的经济流动,并不能够让那些商人直接变现。

  所以这个时候,顾砚书又引入了后世的另外一个办法:

  高速公路收费站。

  这水泥路放在天齐,可不就是高速公路吗?

  至于这个收费站要如何建立与分配,顾砚书也做了详细划分。

  就以京城来举例,谁若是承包了京城极其周边的水泥路建设,谁就可以在上面建立一个收费站。

  每一辆从水泥路上行驶过的货车或是马车,每一匹在水泥路上行驶过的马,都需要交这“过路费”。

  当然,为了防止有人利益熏心,违背朝廷修建水泥路“为百姓服务”的初衷,设定高额过路费,每一个站点过路费的标准,都必须由朝廷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