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王妃他富可敌国第159节(1 / 2)





  事实证明,众人并没有猜错,接下来两年,这些奏折都被皇上压了下来。

  直到年前秦戮大婚,这件事才有了新的转机。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候皇上给秦戮封王,是给他的补偿。

  正妃为男子,以后即便顾砚书亡故,续弦再娶,嫡子也要矮上旁人元配正妻所出一头。

  秦戮战功赫赫,封王尚且如此困难,大皇子凭什么以为仅仅凭借一个绍城雪灾,就能顺利封王?

  然而五皇子下意识反驳之后,却没有听到赞同的声音,心中便察觉到了不对。

  抬眼再触及自家三皇兄及三皇嫂的神情时,心里便是一个“咯噔”,颤着声音开口:

  “父皇不会真让他如意吧?”

  “十之八九。”

  说这话的人是顾砚书,也正因为是顾砚书,五皇子心中那股不好的预感,瞬间变提升到了顶点。

  就他对三皇嫂的了解,能够让三皇嫂说出“十之八九”这样的话,那意思其实就和“十成十”差不多了。

  转眼看向三皇兄,岂料却看到了秦戮点头的模样:

  “据说父皇从前两日开始,便已经开始在考虑封号了。”

  “凭什么?”

  当即,五皇子便有些忍不住了,凭什么三皇兄封个王就这么困难,大皇兄封王就这么容易?

  顾砚书想也不想便冷哼了一声:

  “当然是凭他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自从京都日报步入正轨,归园居以及邀月阁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之后,京中的泰半口舌便都已经掌握在了厉王府手中。

  在京中最开始出现大皇子在绍城的表现有多么出众的时候,顾砚书便已经有了察觉。

  但彼时,顾砚书还不知道大皇子一脉居然还有这么大的野心。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大皇子的功劳逐渐在百姓中名声鹊起后,再结合大皇子一脉的官员前些天的表现,顾砚书倒是品出了大皇子的一两分盘算。

  那个时候,顾砚书便和秦戮就此事商议了一番,最终得出的结论,便是皇上最终可能会顺势而为。

  至于五皇子说的凭什么。

  当然是凭大皇子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凭厉王府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大皇子一脉被压的越来越抬不起头来。

  凭温清衍在户部之中混的越来越风生水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连户部尚书也要避其锋芒。

  凭现在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玩儿的一手出神入化的制衡之术,端水二十余年从未翻车。

  “那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大皇子的奸计得逞?”

  五皇子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一点的。

  亲王,那是何等的荣耀?大皇子如何配?

  “瞧你这话说的,咱们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了。”

  顾砚书轻轻看了五皇子一眼,唇角微微上扬:

  “咱们还要顺着大皇子的意思,推波助澜呢。”

  听到顾砚书前面一句话,五皇子甚至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听到了顾砚书后面的这一句话,顿时有些懵:

  “什么意思?”

  然而这一次,顾砚书却只给了五皇子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没有再回答他的问题。

  而后,五皇子从厉王府出来后便发现,京中夸奖大皇子的声音是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花样百出。

  就短短的一炷香的功夫,五皇子就听到了不亚于十个人夸赞着大皇子才能过人,能够让大皇子负责这次赈灾事宜,简直就是绍城百姓之福。

  最后气得五皇子连原本准备去的归园居也不想去了,直接打道回府,将自己关在了卧房里生了大半天闷气。

  可五皇子的这番举动,对于京中的这些言论没有任何影响不说,这些夸赞大皇子的话语,甚至还愈发地甚嚣尘上。

  最终,这些言论,在第二日的《京都日报》发行的时候,直接到达了巅峰。

  因为翌日,《京都日报》又久违地增加了副刊。

  有了上次副刊的经验,这一次,京中的大部分百姓都知道,《京都日报》的副刊,不需要人们识文断字便能看懂,甚至配合图片,还有可能学到一两个字呢!

  所以《京都日报》今日增加了副刊的消息一经传出,各大书铺中的报纸,便在短短的一个时辰内相继宣告售罄。

  没错,自从元宵募捐结束之后,《京都日报》的报社便开始实行批发制,经由书铺零售的模式了。

  而那些没有买到今日的报纸的百姓,则是纷纷竖起耳朵听介绍有没有叫卖的小贩,同时与买到了日报的友人们挤到了一起,开始看今日的副刊会是什么样的内容。

  很快,百姓们便发现,今日的副刊,好像是上次副刊内容的延续。

  有了百姓们和朝臣们的捐款后,绍城赈灾银两短缺的问题,瞬间便得到了解决。

  这个时候,副刊还专门画了两幅图,向慷慨解囊的百姓们表达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