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王妃他富可敌国第149节(1 / 2)





  温清霄的声音并不算大,但在他说话之时,旁人都非常有默契地保持了安静,力求能够听清楚温清霄所说的每一个字。

  “对于这红榜上的明细,清霄也可以向诸位保证,完全属实。若是大家还有疑问,报社可以接受监督和检查。”

  说话间,温清霄直接向身后的护卫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将厉王府捐来的钱款让众人看看。

  人群中立即便有人表了态:

  “若是清霄公子作保,定然是做不了假的,也不必查验!”

  这个说法,顿时便引来了不少人的赞同。

  纷纷表示既然是温清霄负责此事,那就一定不会有问题。

  从这些人脸上的表情不难看出,他们也的确是这样认为的。

  就是顾砚书,在听到这番动静之时,都忍不住感慨温清霄的人格魅力。

  常言道人走茶凉,温清霄的辉煌始于十五年前,止于三年前。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仿佛转瞬即逝,但也足够让人将一个人完全忘却。

  但温清霄却经受住了这个考验,即便三年闭门不出,也依旧能够在学子之中一呼百应。

  这样的魅力,这样让人信服的力量,绝非常人所能比拟。

  但温清霄接下来的举动,似乎也向众人说明了,为什么他能够在三年避世不出之后,依旧能够在学子们心中拥有这样的声望。

  只见温清霄对最先表态之人露出一个淡笑:

  “多谢诸位对清霄的信任,清霄不胜惶恐,只是既然有人对此尚有疑虑,作为募捐的发起方,报社便有接触大家心中疑虑的义务。”

  恰逢这个时候,刚刚收到了温清霄指示的护卫,已经带着另外几个侍卫打扮的人,抬着几个大箱子从报社内走了出来。

  甚至不需要温清霄吩咐,几个护卫便直接将箱子摆在了报社外的空地上,直接将其打开。

  放在箱子里的不是别的,正是由顾砚书带头,名下的产业以及厉王府送来的五十五万两募捐款。

  看着这一箱箱摆放整齐,白花花的银子,几乎所有人心头都颤了颤。

  依旧是那一句话,知道五十五万两不是一个小数目是一回事,亲眼所见,又是另外一回事。

  甚至有定力不足的,看着这白花花的银子,都忍不住直咽口水。

  若不是在这几箱银子旁站着几个人高马大,腰间别着绣春刀的侍卫,恐怕还真的会有人忍不住上前动手。

  “从左至右,分别是陶然居送来的二十万两、邀月阁送来的十五万两,以及归园居厉王府送来的十万两。若是心有疑虑,可上前亲自清点。”

  “不……不用了!”当即便有人摇了摇头。

  温清霄作保,还将这些银子放在这里给他们查验,如此大的诚意,他们还能有什么不愿意相信的?

  当即便有人低声感慨了一句:

  “没想到厉王府真的愿意给绍城捐上五十五万两的赈灾款!”

  几乎所有人都还沉浸在亲眼见到了五十五万两现银的震撼之中,现下根本没有人说话。

  这道声音虽然低,但在此时,却尤为明显,直直地敲进了众人的心中。

  几乎有脑子的人,都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次被派去绍城赈灾的总负责人是大皇子,若是此时办得好,于大皇子而言便是大功一件。

  而与大皇子关系最为紧张的厉王府,却愿意在这个时候,拿出五十五万两用以赈灾。

  这与替旁人做嫁衣,又有何区别?

  温清霄政治触觉甚至还远在顾砚书之上,又怎么会听不出来这句话的含义?

  当即微微笑了笑,轻声道:

  “厉王府说,国家之前无恩怨,百姓面前无对手。赈灾一事,功劳在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灾民平安,而这,恰巧也与报社成立的初衷不谋而合。”

  报社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没有人比这些十日里每日都会买一份日报学子更加清楚。

  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当初在日报上看到这句话时,不少人都感觉心灵受到了震荡,甚至还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

  现在听到温清霄这番话,又想到当初在看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时的震撼,顿时便为自己刚刚那一番想法而羞愧不已。

  羞愧之下,顿时便有人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我也想为绍城百姓尽绵薄之力,但囊中羞涩,至多只能拿出十两银子……”

  说到这里,那人像是说不下去了。

  毕竟十两银子,与厉王府动则十万二十万的捐款相比,着实是有些拿不出手。

  “捐款一事,多多益善,少少无拘,别说是十两银子,就是十个铜板,哪怕是一个铜板,能够让灾区饱受饥寒的百姓们多喝上一口热粥,也是我们的心意。”

  这话一出,那人心中的顾虑顿时便消散了个一干二净,想也不想便上前,表示自己要捐款十两银子。

  温清霄示意他到报社前的那张书桌前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