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王妃他富可敌国第136节(1 / 2)





  得亏秦戮说的出口!

  他昨晚那叫守岁吗?

  当然,这些话顾砚书自然是不可能同白术说的。

  微微喝下两口汤,压下心底的异样,顾砚书才来得及询问秦戮的去向。

  “今日卯时,王爷便入宫了。”

  “怎么又进宫了?”

  顾砚书下意识皱了皱眉,按照天齐的规定,大年三十到初六休沐,就是勤政如皇上,也会在这几日休朝。

  秦戮在

  离开之前似乎知道顾砚书会有这样的疑问,特地向兴仁提了两句:

  “属下隐约听王爷提了两句,似乎依旧是绍城的事。”

  “我知道了。”

  顾砚书手中喝汤的动作未停,脑海却已经开始飞速地运转了起来。

  昨日将人叫入宫中议了大半日事,今日又不顾初一,便又开始上朝,晌午都快过了,秦戮都还没回来,看来绍城的事,比他想象中的更严重一些。

  只是秦戮还没有回来,顾砚书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形。只能暂且先放下。

  秦戮因为绍城的事,被迫提前上班,顾砚书一个人,也没了什么休假的心情。

  用过午膳之后,索性让兴仁套了马车,直接出了门,准备去报社看看。

  报社之事虽然是由温清霄的全权负责,但在这个期间,温清霄也时常与顾砚书交流。

  所以对报社之事,顾砚书可以说是了若指掌。

  报社坐落于育德路,相对于顾砚书的其他产业,这个地理位置其实算不上太好。

  不过温清霄既然将报社的地址选在这个地方,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育德路虽然并不繁华,但却与天齐京都最出名的两座学堂毗邻,可谓是京中学子最经常路过之地。

  也是因为如此,育德路上大多是卖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的店铺。

  对于将学子当做主要消费群体的日报来说,这个位置再好不过。

  在加上刚好育德路上有一家带三进院子的店铺出售。

  这个店铺,可谓是为了报社量身打造,前面的铺面虽然不大,但用作卖书与日报,却是绰绰有余。

  而后面三进的院子面积不小,完全可以满足日报的印刷以及的工人休息还有温清霄办公等需求。

  也是因为这个,温清霄当初可以说是一眼便看中了此地。

  顾砚书后来也去过一次,在现场考察过后,顾砚书也不得不承认,温清霄眼光的犀利之处。

  那院子,的确十分适合用来办报社。

  还没等到报社,顾砚书便能够感觉到这日报在京中惊起的波澜了。

  这还得归功于育德路与王府相隔较远,一路走来,

  顾砚书又喜欢时不时向马车外张望上两眼。

  马车没走出多远,顾砚书便发现街上有人的手中,拿着他们的《京都日报》。

  是的,在经过了的几番讨论之后,顾砚书最终将日报的名称,定为了《京都日报》。

  在发现第一个拿着《京都日报》的人后,顾砚书便留了几分心神观察街上的行人。

  今日是大年初一,道路两旁不少店铺都挂上了红灯笼,满是喜庆的模样,可谓是年味十足。

  而道路上的行人,并不在少数。

  随着马车向前行进,顾砚书发现,越向育德路靠近,手持《京都日报》的行人便越来越多。

  而其中拿着《京都日报》大多数人,都是一副书生打扮的模样。

  待到距离育德路只有一条街的位置时,顾砚书甚至还能隐隐听到一些关于《京都日报》的讨论。

  只是坐在马车之中,这些讨论,顾砚书听得也并不真切。

  隐隐约约只能听到一些“日报”、“清霄公子”、“首辅大人”、“科举”、“时事政事”等关键字眼。

  就算是对这些讨论听得并不真切,但从这一路过来,在街上所看到的《京都日报》的持有人数,顾砚书也能大致推断出:

  这日报的发行,比他预测之中的更加顺利。

  恰逢这个时候,马车也缓缓在一门前停了下来,随后车外便传来了兴仁额通禀声,报社到了。

  “今日的报纸已经售罄!”

  “没了?刚刚不是还有吗?”

  “那是最后一份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