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王妃他富可敌国第120节(1 / 2)





  这样杂书,在正经的读书人眼中,完全是不务正业。

  也是因为如此,温清霄还觉得颇有些不好意思。

  好在顾砚书脸上未出现异样的神情,倒是让温清霄心中的羞赧有了些许缓解。

  顾砚书闻言后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温六公子稍等片刻。”

  随后,顾砚书便直接将站在门外的止戈叫了进来,吩咐他回王府一趟。

  说来也凑巧,因为皇上也在看《一代名相》的话本子,顾砚书前两日才让说书先生整理了两册出来。

  虽然按照现在的整理进度,也没有比温清霄手中的话本子快上多少,但也聊胜于无。

  趁着止戈回王府的这段时间,顾砚书与温清霄又将话题的重心转移回了这日报之上。

  刚刚还有一些细节没有商议,恰好现在可以说一说。

  温清霄这小院儿离厉王府不算远,止戈的脚程也很快。

  莫约一盏茶的功夫,顾砚书和温清霄刚说完正事,止戈便将《一代名相》的话本子拿了过来。

  当初《一代名相》这个话本,顾砚书除了开头的时候手把手教了一下那说书先生,后面的情节,也就只给了那说书先生一个大致的框架。

  所以对于后面的情节,顾砚书还真是不那么非常清楚。

  索性现在也没什么事,顾砚书干脆便跟着一起翻看了一下。

  顺便看一看这话本子到底有什么魔力,让皇上和温清霄都忍不住向他追问后续。

  一看,顾砚书便发现,这依旧是他熟悉的大男主升级流爽文。

  但或许是因为那说书先生本身便有些学问,

  也或许是因为受到了顾砚书地点拨。

  在故事的**与起伏的节奏设置上,的确十分抓人。

  就算是放在后世,这样的节奏与情节设置,也能吸引来一大片的读者。

  而温清霄也终于看到了后面的情节,心中的困惑也有了一定的解答。

  府试考试结束到放榜,中间大抵需要五日左右的时间。

  贺三当初给贺家二老说来府城时,也只要了七天的时间。

  去掉在路上和考试所用的时间,现在也就剩下了两天,自然是不能等到放榜了。

  最终贺三到底没有等到放榜的结果,便匆匆上路,走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家中后,贺三先是交了一贯钱给贺家二老,平了这七日不在家时,贺家二老因为做多出来的那些农活心底的怨气。

  后来也不忘去学堂向夫子报平安。

  这个时候,夫子却直接问贺三,他对以后有如何打算?

  贺三当时还有所不解,但是却被夫子接下来的一连串问题给问蒙了。

  童生试尚且可以用瞒的方式参加,但童生试之后呢?

  乡试与会试应当如何?

  先不说会试,就说这乡试,便需要去省城参考。

  现在贺三想要去府城一趟尚且如此费力,届时去省城岂不是更需要谋划?

  还是说待到贺三考取秀才之后,能够让贺家二老转变态度?

  转变态度?

  贺三知道这无异于异想天开。

  贺三不是突然变聪明的,他的聪颖,从幼时便有所显露。

  当时便有不少人同贺家二老说,将贺三送去学堂,说不定能有大作为,到时候他们只管等着享福便可以了。

  贺三清楚的记得,贺家父母听到旁人这样的说的时候,脸上非但没有一丝喜色,甚至还会隐隐透出一丝愤怒。

  回到家中之后,便会责打他一顿。

  说他不知谦虚,半桶水响叮当,有些本事便喜欢向旁人炫耀,简直不知所谓。

  儿时的贺三尚且不知这是为何,只能凭借着本能,越来越沉默,在外人眼中表现地越来越木讷。

  到了后来,便没有人再说过类似于“贺三以后一定能大有出息”这样的话了。

  渐渐长大了,贺三便明白了,父母并不愿意看到他优秀的

  模样。

  虽然不知道父母为何会有这样的思想,但贺三也学会了藏拙。

  也是因为这样,贺三明白,若是让贺家二老知道自己考取了秀才,他们的态度恐怕不会有丝毫改变,甚至还会变本加厉。

  想到这里,贺三原本因为参加府试而雀跃不已的心也瞬间平息了下来,整个都如坠冰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