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1节(1 / 2)





  门没锁。白锦绣看了眼身后,做贼似的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

  屋子四四方方,显然已经很久没人住了,但干干净净,应该时常有打扫。里面的摆设非常简单。靠窗一张旧书桌,桌上有笔墨纸砚,桌下一张椅,此外就只有床和一个衣柜,别无多物。

  白锦绣屏住呼吸,环顾四周,视线落到床底,看到那里好像有只旧木箱,就走了过去,把箱子从床底拖了出来,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一些旧书,应该是他小时上私塾念过的。除了书,还有个蝈蝈笼子以及木头枪和木头刀之类的东西。

  白锦绣好似发现新大陆,又紧张又兴奋,蹲在地上,在箱子里翻来翻去,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看到一本饮冰室专集,书都毛边了,显然是经常看的,顺手拿了出来,翻了翻,发现扉页上用毛笔端端正正地写着一列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旁边还有一个备注:“乙巳年三月二十一日深夜。自勉。”

  白锦绣掐了下手指,应该是在他离家外出前的十四五岁时留下的。想象着少年的他一脸严肃地于某个深夜在这个房间里提笔写下这一列字的情景,撇了撇嘴。

  不可夺志?

  不想睡她,最后还不是强行留下她睡了,还不止一次,睡得挺欢。

  不要脸的男人。

  她扭头,想找个笔,把他的这几个字给涂黑了。

  “绣绣……你在哪儿?”

  身后忽然脚步声,他母亲的声音飘了过来。

  白锦绣吓了一大跳,慌忙把书丢了回去,又手忙脚乱地将刚才被自己掏出来放在床上的蝈蝈笼和刀枪那些东西一股脑儿扫了进去,正使劲推着箱想塞回床底,身后的门已被推开,他母亲出现在了门口。

  白锦绣脸顿时涨得血红,赶紧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刚才睡不着,我想来找找看,有没有什么书可以看……”

  他母亲笑了,说:“就在这个箱子里。我刚醒来没看见你,以为你去了哪里,这才找你。没事,你慢慢看,我先走了。”

  她转身要走。白锦绣哪里还留的下,忙追了上去扶住她:“我等下再看吧。”

  他母亲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说:“没事。你随便看。”

  这时,院子外头忽然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掺杂着噼噼啪啪鞭炮声的唢呐声,仿佛来了很多人,很快,有人就在门外喊道:“聂老夫人在家吗?我们来给老夫人您报喜啦!”

  聂母和白锦绣对望了一眼,说:“出什么事了?你扶我看看去。”

  白锦绣扶着聂母走了出去,看见院子里涌入了一大帮人,当先一个剪了辫子前额剃发却还没完全留回的人快步上来,朝着聂母恭恭敬敬地鞠躬,自称太平县县长,随后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张报纸说:“老夫人!大喜啊!鄙人今天才知道,令郎乃我新民国之功臣,功劳赫赫!这不,报纸都登了!令郎在南京做大官啦!陆军部要员!我赶紧带着人来通知老夫人您!我太平县自古人杰地灵,今日又出令郎这样的英才,实在是地方荣光,我等与有荣焉!”

  他话音落下,身后那些本地缙绅纷纷附和,后头的鞭炮和呜哩哇啦的唢呐声又响了起来。

  村民全都来了,聚在院子外头议论纷纷,喜笑颜开。

  白锦绣拿过报纸瞥了一眼,见是几天前的旧报了。头版登着一张会议合影的照片,果然,他也在上头的后排。

  她见聂母看着自己,就点了点头。

  聂母顿了一下,也没多大表情,脸上只是露出微笑,向县长道谢。

  县长十分热情,要将聂母接去县城居住,说房子都给她准备好了。聂母婉拒,说身体有些不便,让石头母亲等人帮自己接待客人。

  众人听说了她前些时候昏迷的事,不敢让她太过劳累,一番恭维贺喜之后,终于散了。

  县长一干人等是被太公给请去参观祠堂了,聂家的院子里,热闹却还远远没有结束。

  前头那批人刚走,后脚又来了一个穿着马褂拖着辫子看起来像是本地富户的肥胖男子,边上还有个媒婆。原来来人就是太平县里赫赫有名的大财主黄老爷。

  黄老爷今天亲自提着东西上门,恭维了一番聂母,媒婆就将聂母搀进屋里,笑嘻嘻地展开三寸不烂之舌,说黄老爷家有个小姐,年方二八,貌美多才,贤惠可人,与聂载沉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诚心联姻,百年好合。

  聂母看了眼一旁的白锦绣,对媒婆笑道:“我前些日刚得到消息,我儿子在广州那边已经有了要说亲的人,黄老爷的美意,只怕是要拂了。劳烦你帮我向黄老爷赔个罪。”

  媒婆大失所望,但还是不死心,又苦劝,说讨媳妇还是本地好,知根知底。聂母态度坚决。媒婆说得口干舌燥无计可施,最后只得怏怏而去。

  “绣绣,这种事,没有我儿子自己点头,我是不会在家里给他说的。万一他在外头有自己钟意了的人呢?你说是吧?”

  媒婆走了,他母亲说。

  白锦绣勉强笑,点了点头。

  当天晚上,她辗转了一夜,第二天就向聂母提出告辞,说家里还有事,现在她病情稳了,自己也该回去了。

  聂母诚恳挽留,见她不肯再留,也就不再强留,答应了下来。

  白锦绣住了最后一夜,次日早,带着聂母和石头母亲等人给她准备的许多当地土产,离开了这个地方。

  临行前,聂母给了她一封信,请她回广州后转交给她的儿子。

  白锦绣答应,收了信,循着原路,又是一番跋涉,这日终于回到了广州。

  算时间,从出发到回来,过去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

  张琬琰早等得脖子都长了,终于等到她平安归来,放下了心,问东问西,白锦绣绝口不提自己去了那个地方,用在路上预先想好的话搪塞她。

  她回来两天之后,得知一个消息,聂载沉昨夜回广州了。

  一早,她收拾完,穿好衣服,准备去工厂。临出门前,拿出那封带回的信,在心里斗争了好久,终于还是忍不住,偷偷先给拆了。

  信上只有四个字:“见字速归。”

  第69章

  聂载沉乘着昨夜最后一班火车, 于凌晨两点回到广州。

  他的身边除了两名随行, 无任何排场, 也没有通知人来接。

  深夜的车站光线昏暗, 火车上下来了零星几十个行夜路的乘客, 站务员睡眼惺忪地坐拦在站台的出口前,不耐烦地吆喝乘客出示车票检查予以放行。

  “走什么走?赶着投胎?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