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节(1 / 2)





  “找不见路?”小公子一皱眉头,“你走丢了?”

  乔景连连点头。

  “裴舜钦,你给我滚出来!”

  少年带着恼怒的声音越来越近,小公子犹豫一瞬,拉起乔景就走。乔景懵懂地由他拽着,在花园里转来转去,没一会儿就拐到了主路上。

  “阿嬷!”

  乔景看到阿嬷一脸焦急地往园子里走,身后还跟着臊眉耷眼的乔若,眼睛一亮,马上跑过去一头扎进了她怀里。

  “唉呀,小姐!”阿嬷一把将她抱起,谢天谢地地谢个不住。

  “你怎么找到路的?”乔若问她,她费劲地扭头从阿嬷怀里往后张望,这才发现身后已经没了人影。

  乔景心里莫名闪过丝失落,她圈住阿嬷脖颈,没好气地对乔若道:“你管我!”

  之后的一段时间,乔景每次被带去宴会,都会特别注意那天碰见的小公子有没有来,可是她再也没有见过他。

  去年春天,她随祖父搬到宣州,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和访秋一起去城外的广教寺礼佛祈福。

  有一回乔用之身体抱恙,她前去寺中为乔用之祈福,恰好碰见了城里的富贵人家在寺中施粥。这事儿常有,她没有特别留意,带着访秋径直去了大殿。

  参拜快要结束时,殿外忽然人声吵嚷,闹成一片。访秋出去察看,原来是一来领粥的小乞儿排着排着队,忽然脸色苍白地晕倒了。

  离寺的时候,主持前来相送,乔景动了恻隐之心,主动向他寻问小乞儿的情况。

  老主持白眉白须,慈眉善目,拨弄着佛珠平和道:“施主放心,那小儿现正在寺中休息。裴家二公子请了大夫,大夫说这孩子是因为饿了太久,身体支持不住,才会晕厥。”

  “真是可怜。”乔景同情一叹,访秋心领神会地将一个红纸包递给了跟着主持的小沙弥。

  老主持念声阿弥陀佛,感慨道:“小姐慈悲为怀,必得上天眷顾。说来也巧,裴家二公子也嘱托老身好生看顾这孩子。这孩子虽然命苦,但也有几分福气,能得您二位挂心。”

  恰在这时,一身材高大,面容俊秀的公子急急跑进了院子。

  乔景和主持在大殿的栏杆边说话,不妨忽然有男子闯进来,连忙将身体侧向里侧,举起团扇遮住了脸。

  那位公子见老主持在和女眷交谈,当即刹住脚步,站在原地向他招了招手。

  主持走下台阶,乔景依稀听到两人在谈论那个小乞儿,猜测他便是主持口中的裴二公子,就悄悄将目光移了过去。

  裴二公子穿着件印花白裳,腰间束着一缀着白玉的黑革腰带,身形十分挺拔潇洒。

  “我现在得赶着回家,拜托方丈照看那小子几日。若是那孩子出了什么事,方丈只管派人去裴家,就算我不在,家里肯定也是有人管的。”

  裴二公子声音清朗,有股年轻人特有的利落。

  乔景见两人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这边,便放肆地瞧了眼裴二公子的脸。他刚进院子时,乔景匆匆一瞥,就觉得他容貌俊秀,此时细细一瞧,发现他果然五官生得甚好。

  裴二公子鼻子直挺,嘴巴秀气,一双长眸隐隐上挑,颇有飞凤之意。男生女相容易显得柔弱,可他眉毛生得凌厉,就别显出一番俊朗。

  乔景眸光缓缓下移,待落到他腰间的佩玉,骤然一震。

  儿时的记忆从脑海里呼啸而至,裴二公子的玉佩同小公子腰间挂着的玉佩形象一点点重合,那个几近被乔景遗忘的春日骤然间变得鲜活无比。

  她恍惚间回到了那个下午,小公子拉着她的手急匆匆地朝前走,她跟在他身后,好奇地端详他腰间挂着的佩玉,饶有兴致地一点点记下玉上的花纹。

  “小姐?!”

  访秋暗暗扯了扯乔景的衣袖,乔景惊然回神,这才意识到裴二公子已经离去,主持正一脸疑惑地瞧着自己。

  “咳,失礼了。”乔景屈身微微一礼,不动声色地问道:“刚才来的便是裴家的二公子?”

  “不错,刚才那位公子正是裴知州家的小儿子。”

  乔景想要问问裴家二公子的姓名,又怕被人察觉。老和尚不察她的异样,自顾自道:“裴二公子每次陪裴夫人来敬香礼佛,总是客气带笑的。今日他来添香油,偶然间碰到这档事,毅然挺身而出,可见他为人仗义,不是旁人嘴里的恶霸纨绔。”

  “恶霸纨绔?”乔景状似不经意地追问。

  “啊,小姐才来宣城不久,所以不了解情况。”老和尚笑着解释,“裴家的两位公子,一位叫舜先,一位叫舜钦,虽然是同一个娘生的,脾气禀性却差得有如天上地下。”

  “裴大公子性格勤勉端正,行事举止跟裴大人一样持重稳妥。大公子争气得很,十九岁就中了进士。而裴二公子同狐朋狗友厮混终日,毫无进取之心。莫说像他哥一样金榜题名,只怕连《论语》都背不清。”

  “原来如此。”乔景默默点头,心里却只是在想着裴舜钦的名字。

  裴舜钦。

  原来他叫裴舜钦。

  作者有话要说:  又是一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故事

  希望你们喜欢~

  ☆、第四章

  搬到宣城后,乔用之对乔景管教松散,即使她化装成平常人家的姑娘,隔三差五地出门闲逛,也不过是叮嘱跟着她的人警醒些。

  自广教寺偶然见到裴舜钦,乔景有意无意中裴家的消息留意了三分。

  其实以裴舜钦在宣城的威名,不必她主动打听,轻松就能听到一大堆议论。

  裴二公子昨夜在绣春阁一掷千金啦,喝醉了在文鼎路向路人找碴啦,被知州大人一顿好打消停了半月啦,乔景听到的无外乎就是这类消息。

  城中纨绔不少,闲人们唯独对裴舜钦的事情津津乐道,除开因为他是知州之子,也是为着他的确长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