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家有福妻(种田)第54节(2 / 2)


  陈五娘掀开车帘:“正是我们。”

  侍从作揖:“我们大人有令,七爷七夫人报的案子已加紧在查,请安心等几日。”

  陆彦生陈五娘还想要问的更加明白一点,侍从也答不上来,只说是他们大人亲自关照。

  “你们这是遇上贵人啦。”客栈老板说。

  他们好好思索了一番,想不起来有什么贵人,后来灵光一闪,想起那年黄大夫一行人,里面那个叫做智渊的贵气逼人谈吐不凡,莫非是他在帮忙?陈五娘和陆彦生拿不准,不过他临走时赠的那块玉佩这次带在身上,如果有缘,可以凭借这信物相认。

  又等了三日,这天清晨,王森和那个失踪的侍卫一起回来了,田婆子赶紧从厨房要了一大桶热水,叫胡子拉碴浑身脏兮兮的两个人洗澡换上干净衣裳,陈五娘叫店家送了汤面、肉包子等,他们狼吞虎咽的吃了才来回话。

  原来他们误入黑店,钱被抢,人也被绑住,虽然侍卫身手好,可双拳难敌四手,对方人多势众根本无法反抗,接着被塞到船上,船走了两日,他们在船舱中不知方向,还以为一辈子回不来见不到主子了。

  陈五娘不忍责怪:“无事就好。”

  陆彦生却没轻易放过他们,严厉训斥后飞鸽传书给王林,叫他再派几个得力的侍卫来。

  吃了教训,一路上更加谨慎,到十月初进了京城一路平安,连一个小毛贼都没有遇见。

  京都繁华,街面上成衣铺、酒楼、戏院等等皆宾客盈门,各色精致漂亮的商品摆放在货架上,全是云溪罕见的货色,可在京都不过是过时的玩意儿。

  陈五娘一路目不暇接:“天子脚下果真不同凡响。”过一会又琢磨,要是在京都开间铺子,恐怕能抵得上云溪十间铺子的收入:“只是不知京都房价如何。”

  陆彦生笑笑:“来日方长,一切新奇的好玩的,都陪你看一遍享受一遍。”

  他本是对那些享乐玩乐事无兴趣的人,但小姑娘喜欢,喜欢吃好吃的,喜欢看戏,喜欢精致的小玩意儿,陆彦生渐渐的也有了一两分的兴趣,他变得有烟火气了,俗世中的很多事情,原来比他想像中有意思的多。

  小娘子攥着陆彦生的手,将头靠在他肩上,轻轻应了声好。

  如此闲适的时光,过了没一小会便被打破:“什么?这么贵?!”

  众人在客栈住下后,下午就一齐出去看房子,他们要在京里过除夕,至少住到明年春,一直住客栈不划算,陈五娘原想买一个小院,问了价后被惊得里嫩外焦,五间正房带小院的房子,竟然要价五百两,还是很破要重新修缮那种,稍微新一点宽敞一点的价钱更是直线飙升,七八百甚至千两,这在云溪最多不过七八十两,贵了十倍。

  天子脚下的不凡气度,陈五娘是彻底感受到了。

  陈五娘默默收起要买院子的豪言壮语:“相公,租一间算了。”

  身边有两千两傍身,不够还可以叫家里汇,但琢磨一下不值得,初到陌生地方,花出一大笔现银,总叫她不安。陆彦生赞成小娘子的想法:“也不宜露富。”

  京都的房不便宜,房租自然水涨船高,陆彦生是来求学的,不可能住的太偏僻,也不能太吵闹,因此靠近郊区、菜市场等地的院子陈五娘直接否了,另外他们一行近十人,太小的院子住不开,太破旧的时不时漏雨漏风,到时候修缮起来麻烦,还不如一步到位。

  因此,相看了小半月,方定下住处,院子不如安山的宽敞,但屋子敞亮,闹中取静,陈五娘很满意,就是房租贵,她着实肉疼。

  不过想想,这是为了相公的科考大业,一切都值得。

  陆彦生想走科举正途施展自己的抱负,免不得入乡随俗,如其他人一样,写了很多拜贴,给朝中有声望的文官逐一发了一圈,这无异于大海捞针,那些拜帖多半递不到本人手上,到门房就被截了,唯一见陆彦生的,是户部一个芝麻小官,姓鲁,他是从云溪考出来的,恐怕是云溪当地出的唯一京官。

  二人吃过几次饭,对家乡来的陆公子鲁大人很赏识,可他赏识没多大用处,托关系七拐八绕给说了一间书院,陆彦生去了一日,觉得夫子并不高明,第二日托病不再去,自己在家温书。

  “相公,尝尝这虾饺,我亲自做的呢。”

  生意手下的人都处理了,到陈五娘这不过拿点大主意,她骤然清闲,先过了几日舒坦日子,然后闲不住,开始跟着田婆子学做吃食,每每有了成品,必然喂陆彦生尝几口。

  “又鲜又嫩,不错。”

  陆彦生也将节奏放缓,半日温书半日习字,偶尔带陈五娘在京都闲逛,俨然一副度假姿态。

  陈五娘很有些担心相公会玩物丧志,偶尔板起脸故作老成的说几句,陆彦生便笑着看她:“娘子放心,为夫心中有数。”

  转眼到了十一月,京都冷的早,晨起时台阶上都打白霜了。看着一地萧瑟,小娘子缩了缩脖子:“真冷啊。”

  话音未落,身上就被人披上披风,陆彦生穿戴齐整,摸了摸小娘子的脸颊:“走,今日随为夫干正经事去。”

  第59章

  陈五娘心生好奇, 一路上都在问是什么事。

  瞧着娘子好奇的样子,陆彦生觉得可爱有趣,便有意卖关子, 直到一刻钟后, 马车停下,二人下了车。

  陈五娘见是一家酒楼,笑盈盈道:“相公原来是嘴馋了,带我来吃好吃的呀。”

  陆彦生莞尔,刮刮娘子的翘鼻:“是也,非也。”

  眼前这酒楼饭菜酒水滋味好, 却不是吸引客人的唯一法宝,这酒楼时常举办诗画聚会, 还会邀请京城名士前来参加品鉴, 因此这楼里上下往来的皆是读书人。

  陆彦生的功课不必多说, 经史子集他熟读在心,名师大家的文章也钻研颇多, 馆阁体写得好, 草书也有自己的风格, 然而科举充满了不确定性, 想要一举考中, 绝不可闭门造车,要多多结交书生举子, 博采众长才是。

  这便是陆彦生带陈五娘来此的目的。

  “伙计, 你们店的招牌菜是什么?”

  入了内,酒楼上下三层已宾客满屋, 幸好还剩有雅座, 虽价格贵些, 却在二人消费能力之内。

  陈五娘早就饿了,端起热茶抿了一口,便点起菜来。

  店伙计口舌伶俐:“本店有炙羊羹和酱香兔,冷天吃最是滋补,客官点哪个。”

  瞧娘子蹙着眉一脸纠结,陆彦生索性做了主:“都上。”

  “好哩。”伙计响亮的应了,又推荐了玉菇虫草鸡汤,素三丝,酱肉卷和荷花糕等菜色,加上一壶温酒,荤素搭配了满满一桌。

  一楼最中间搭了个小高台,不时的挂出诗文对子等邀食客对答,陆彦生斯文的品尝着饭食,招店伙计取来纸笔,偶尔对上一句,再着人送上高台,用此等方式以文会友,正是这个酒楼的特色。

  开始几天收获不大,后来陆彦生带着陈五娘又来过几回,慢慢认识了一些文人举子,其中不乏勋贵高族,侯府子孙,陆彦生不卑不亢,加上才学好,慢慢的同他们结交熟识,这些高门第的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宽,家中藏书多,陆彦生获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