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家有福妻(种田)第50节(1 / 2)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 陆续有人到衙门里来,有商户、普通百姓、农户,他们在门口围成一圈,接着是陈五娘和陆彦生,二人下车进到衙门里,站到了陆二太爷身后。陆二太爷对于昨夜的事知之甚少,到县里才知道昨夜酒坊失火、饭馆出了乱子,他还没有将失火与官府剿匪及大爷牵涉其中串联起来,见老七夫妇到了,强摁着纷乱的思绪问:“听说昨夜酒坊失火了,要不要紧?”

  陆彦生颔首轻声说:“没事,火没成势之前伙计们就将火扑灭了,二太爷不必担心。”

  老爷子疲倦的阖眼叹息,过了一会才说:“那就好,你做事最为稳妥,面面俱到,我不担心,由你管的生意,总不会出事情的,要是……”说到这里,陆二太爷顿了顿,将喉头的话咽了下去,他本想说要是陆彦生愿意接手家业就好了,但转念一想,老七读书有慧根,将来功成名就肯定比守家业有出息。

  “官府说大爷和土匪有勾结,老七,你怎么看?可听见过风声,发现过端倪?”陆二太爷问道。

  陆彦生垂眸:“我不好答,待会县令大人升堂审案,自见分晓。”

  这个回答在二太爷的意料之外,他多看了陆彦生几眼,只见自家老七神情冷淡,回答完之后便缄默不语,陆二太爷心里疑窦更盛,难道?老大真的做了那等恶劣的事情?

  没待老爷子多想,县令大人环视堂下,然后用力地拍惊堂木喝道:“人已到齐,带犯人上堂来吧。”

  接着大概八九个犯人手戴枷锁、脚戴镣铐被衙差带了上来,其中就有大爷的身影,只有重犯才会戴枷锁和脚镣,陆二太爷脸色蓦然变白。

  “你就是土匪麻五?”县太爷指着正中络腮胡刀疤脸的汉子厉声问道。

  麻五活动着下颌,上唇那撮油腻腻的胡子翘起来,咧嘴露出黄牙:“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是麻五麻大当家的。”

  这狂妄不屑的口气惹得周围一阵低声议论和咒骂,麻五仰着下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县令大人盯着张狂的麻五:“这么说,打死永安村村长,劫走他家粮食……砸周家的陶瓷铺子抢走钱匣……还有烧陆家酒坊,都是你和你的手下干的?”

  列举出来的案子足有十几桩,县令大人每说一件,堂下就有与案相关的家属抹眼泪,麻五为祸数年,手段残忍,罪行罄竹难书,且大灾过后百废待兴,抓住他这种恶贯满盈的土匪头子正好鼓舞百姓的士气,平息民愤,他死罪难逃,麻五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爽快的将罪都认了,梗着脖子答:“全是我干的。”

  “好,接下来审下一桩,本官问你,去年陆家七爷陆彦生坠崖,昨夜陆家酒坊起火,是有人花钱买通你做的,是不是?”县令大人沉声问。

  这一问,让陆二太爷、大爷心里都吃了一惊,前者陆二太爷压根没想过老七坠崖另有隐情,而大爷纯粹是做贼心虚,被衙差抓住后除了给他上枷锁外,没有任何人审问他,所以,他先前还摸不准自己做的事情有没有暴露,暴露了多少,直到现在他听见县令大人提起去年的事情,大爷顿感不妙,在寒冬腊月里冷汗直流。

  他像等死一样等着麻五的回答,心想,像麻五这种见钱眼开,无恶不作的悍匪,一定不会帮自己掩藏,只要他供出自己,一句话便可定罪。

  只见麻五晃了晃脑袋:“没有,老子自己做的。”麻五这样说并不是为了包庇大爷,而是他这人天生反骨,就喜欢和人作对,县令大人想要审理出一桩漂亮的案子,他偏不配合,反正供出陆家老大他也难逃一死,何必配合。

  活了大半辈子,大爷的心情还从没像今日这样跌宕起伏,一下在谷底一会儿在云端,他惊异于麻五的义气,也庆幸自己走运,不过,他还是高兴的太早了。

  陆彦生幽黑的双眼盯着大爷的变幻的脸色,唇角一撇,一抹寒气森森的冷笑浮现在脸上,对于坏人来说,他们永远不知忏悔:“在阳间不知悔改,那么就去阎王爷面前认罪吧。”陆彦生用口型说着。

  大爷还没高兴多久,堂下突然响起一个半大孩子的声音:“大人!我有话要说!”

  这个孩子今年十三岁,是两年前被土匪们掳上山的,平日里做些端茶倒水的活,在土匪窝里并不起眼。县令大人看了那孩子一眼,随即带着几分慈祥道:“你说。”

  麻五斜眼瞄了那孩子一眼,看那孩子和县令大人之间的眼神,他淬了一口:“养不熟的白眼狼小兔崽子!”

  这小孩被掳上山的最初几个月总是想着逃跑,老挨揍,后来学乖了,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还说在寨子里吃香喝辣比在家里还自在,原来全是放屁。麻五大声骂人,被衙差用破布团堵住了嘴,而大爷的心则再次跌入谷底,他的心跳都快停止了,这孩子莫不是被官家招安插在土匪窝里的暗桩?对于这个半大的孩子,大爷模糊还有些印象,每次去见麻五,这小孩就在旁边端菜倒酒。

  “我可以做证,陆七爷的马车滚落山崖,烧陆家酒坊都是他给银子雇麻五做的!”那小孩寄人篱下久了,神情有些胆怯,但是说话的声音很响亮,他手指着大爷:“马车滚落山崖,是麻五派人给马换上了有铁刺的马掌,这个人则提前在草料中掺了醉马草,马吃多了会狂躁不安,加上铁刺刺的马蹄子疼,在经过山崖时车夫只要用力甩鞭子,马就狂乱奔,连车带人坠下悬崖。”

  “而烧酒坊,是这个人说酒坊里藏着很多粮食,他先烧一把火搞出乱子,麻五则趁大家救火的时候带着人进去劫粮!只不过我们一入城,就被衙差给捉住了。”

  小孩的话犹如千斤锤,每说一句大爷的脸色就白一分,等他全部说完大爷的脸几乎白成了宣纸,白中带灰,比死人的脸色还要难看,等最后一个字落音,他几乎稳不住身子,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他身子一软,几乎瘫在地上。

  完了,一切都完了。

  不仅大爷心里闪过这个念头,陆二太爷亦是如此,看大爷现在的模样,明眼人心里都有了数,这小孩说的都是真的。

  接下来的审理很容易,除了麻五这样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剩下的纷纷主动交代,盼着戴罪立功,如此,又有几个人佐证那孩子说的话。

  陆彦生和陈五娘并肩站在一起,谁也没有说话,真相大白于天下,陆彦生吃的苦受的罪终于得到了一些弥补,陆彦生深吸了两口气,然后感觉到一只软乎乎的手握住了他的手掌。

  “退堂了,我们回家吧。”他的小娘子低声说。

  陆彦生勾唇笑笑,心中暖呼呼的:“好。”

  今日请升堂请的都是被土匪祸害过的人证,出堂作证,签字画押以后可以回家了,兹事体大,县令大人还要逐一细审犯人才会定罪。

  陈五娘与陆彦生坐上马车回到听雪堂,先召了手下人过来领赏钱,和土匪窝的小孩接头的、想官府提交密信报土匪进城的、盯梢的按照各自的功劳都得到了相应的赏钱,恩威并施,赏罚分明,这是驭下的亘古不变的道理。

  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大爷的事没隔夜,就在安山村传了个沸沸扬扬,气得吃斋念佛的陆何氏都砸了杯子,骂大爷毒如蛇蝎,又怪自己无能,没有替三太爷看护好三房唯一的独苗。思来想去,该补偿老七才是,可陆何氏想了想也没甚好给的,老七不缺什么,于是她从私房里精心挑选了几样珍贵精致的首饰,几匹锦缎让徐婆子包好,她带着往听雪堂去了,补贴老七媳妇也就是补偿老七了。

  不过,陆何氏还没进门,就在听雪堂前的小径上遇见了陆二太爷,陆何氏和二太爷打招呼,问他是不是也来探望老七。

  “最近家里事情多,二太爷操心了,多保重身体才是。”陆何氏虽然心有怨怼,有些埋怨陆二太爷没有管束好家里的这些人,但他毕竟是当家人,而且大爷现在已经被官府抓住,怨和恨也于事无补,倒不如不提了,所以,陆何氏不仅没口出恶言,反而宽慰老太爷要保重身体。

  听雪堂里,陈五娘和陆彦生午歇刚起,两人正黏糊糊的依偎在一起说话,陆彦生将自家小娘子揽在怀中,说起年后的打算,等天暖了,陆彦生就要好好念书备考。

  “相公,你现在一日看四五个时辰的书,还不算好好备考么?”陈五娘问。

  陆彦生摇摇头:“不够。”

  正说着,门外响起‘登登’的脚步声,等近了似乎觉得自己太唐突,又收住脚步,嘴里喊道:“七爷,七夫人不好了,三太夫人和二太爷打起来了!”

  “什么?”陈五娘瞪大双眼,她没听错吧?陆彦生也惊诧不已,陆何氏的性格他再清楚不过,这么多年来发脾气都没发几次,何况是与二太爷打架。

  “当真?”陆彦生道。

  这是又一个下人跑进院里,喘着粗气道:“也不全是,是三太夫人打二太爷,二太爷没有还手。”

  第52章

  正说着, 院外的吵闹声已经隐约传到院中,听起来是下人在劝架。陆彦生和陈五娘忙披上披风,到院外去看个究竟。

  走到院外, 陆何氏正抚着胸口直喘气, 她脸色微红,狠瞪着陆二太爷,看起来情绪很激动。陆二太爷拄着拐杖立在一旁,眉头紧锁没有吭声。刚才陆何氏气极没忍住火,用怀里揣着的暖手套子打了陆二太爷两下,随即被下人们拦住, 打完了,她才觉得刚才有失分寸, 叫下面的人看笑话, 不过胸腔里的那股邪火未曾散去, 因此,她懒得说话圆场, 仍旧狠瞪着老太爷。

  陆二太爷活了一辈子, 不料今日在大庭广众下被个女人打了, 面上挂不住, 又走不开, 只好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