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扶摇上青云(科举)第88节(1 / 2)





  说罢咳嗽几声,继续道:“改日你带采月进宫,让她去朕的私库里挑,喜欢什么拿去便是。”

  山和长公主跪地拜谢:“谢皇兄成全。”

  “一家子骨肉,这般客气作甚,起来吧,到了如今这个岁数,就愿意看他们小年轻和和美美的,成一桩美好姻缘,是功德一件啊。”说着对山和长公主挥手,“你坐过来些,陪朕说说话。”

  “是。”长公主颔首答。

  圣上年岁上去后,格外喜欢同故人说话,找个熟人论一论过去的种种,就仿佛回到了从前。

  是以,林月贤和采月公主的赐婚圣旨,在殿试之前便发了下来。

  几方人马个个高兴,唯有誉王一口闷气憋在心中,对林月贤的疑心更盛。

  但事已至此,父皇金口玉言,林月贤即将成为自己妹婿的事已无可更改。

  “还望林公子好自为之。”

  林月贤祥装出一脸的胆战:“殿下的提点,林某铭记在心。”

  五月初,初夏已至,人们都换上了轻薄的衣裳,街道上卖冰饮的小摊贩也多了起来。

  同时,众位新科贡生期待已久的殿试也终于来临。

  殿试当日,沈长林沈玉寿等上榜举子核验身份后,按照排名先后的顺序,跟着捧题官及内阁官自宫门入皇城,到了传说中的金銮殿——实际名为保和殿的大殿上。

  皇城巍峨,宫阙连绵,琉璃瓦青玉柱,宫道笔直宽阔,兼守卫森严,一情一景,无不体现出皇家的浩然气势。

  诸贡士穿着襕衫踏入皇城后,无一不被其气势所震撼。

  沈长林走在最前方,对皇城的景致看得最为清楚,感受也最突出,他从前也去古皇城游览过,但是跨越了时光的欣赏,终究不如当时当刻有冲击力。

  巨石累就的长阶,四人都无法合抱的廊柱,还有精致繁复的雕花窗棂,种种细节,无不体现皇家的体面,体面背后,则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很快保和殿便到了,大殿东边有一黄案,捧题官会将题目放在上面。

  而新贡士则会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在宫殿的台阶两旁侯列。

  沈长林是正榜第一名,所以站在左侧最前。

  不过一刻,乐声骤起,皇帝御殿,殿内的诸位大臣以及殿外的贡士齐齐向皇帝行礼。

  在大乾朝,君臣之间非请罪不行跪拜礼,因此沈长林他们只需站着行礼即可。

  保和殿十分宽阔,哪怕是殿内之人,都不一定看得清楚皇帝面容,以沈长林为首的新贡士们虽在名义上面见天颜,但其实连皇帝的影子都没有见着。

  皇帝只是来露面走个过场,接着礼部官员散题,沈长林他们将直接在殿外答题。

  这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次考核,只考策论,沈长林见上面的题目是——改政兴国之道。

  这题极其广泛,不限制格式和字数,四书五经里已寻不到此题答案,也无套路可言,完全考察学子对于时政国事的看法和思考。

  考试时间约三个时辰,期间供应一餐饭食和一壶茶。

  众新贡士答完卷后,受卷官会将试卷收集妥当,然后送到弥封官手上,接着又转交给掌卷官,最终交给皇帝亲任的读卷官去评阅。

  殿试当日举行,次日阅卷,又次日则要发榜,时间十分紧凑,所以其实此刻,阅卷官就已在皇城中了,待新贡士们的卷子交上来,他们便会连夜阅卷。

  阅卷官皆由皇帝挑选,自是他信任的近臣,阅卷官位高权重,对新贡士们的试卷有初分等级之权,即将试卷按照一甲、二甲、三甲分等。

  虽最后的排名由皇帝亲定,但主要是定一甲和二甲,并对阅卷官拿捏不准的试卷进行参评。

  但是今上对殿试极看重,从登基以来,每次殿试他都全程参与阅卷。

  殿试阅卷向来在内阁班房举行,此刻,圣上已亲临内阁班房,正和阅卷官们论政事。

  过了一个多时辰,眼见圣上精力不济,近侍上前劝说:“陛下,离考试结束还有许久,陛下不如移驾回寝殿小睡片刻,再来等候。”

  圣上摇头:“殿试选出的人才,乃我大乾的栋梁,如此要紧之时,朕如何能缺席。”

  言罢,让近侍去取最近新炼制好的金丹来,金丹一服,他立即精神焕发。

  “众位爱卿请一起服用吧。”

  圣上不仅自己享用,还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原则,给诸位阅卷官一人发了一粒。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对圣上来说金丹乃延年益寿的圣品,且价值不菲,非宠臣近臣他还舍不得赏赐呢,但对某几位不信炼丹一说,并对其深恶痛绝的阅卷官来说,这份赏赐好比烫手山芋,令人十分为难。

  “朕服用此物后,身体大为好转,众爱卿何不一试?”见众位臣子不为所动,圣上继续卖力的推荐着。

  然而,满室寂静,一时竟无人接话。

  过了好一会,内阁大臣杨敏然出列道:“此丹竟有如此奇效,臣惶恐,不敢随意服用,请圣上准臣带回家去,留作不时之需。”

  圣上大手一挥,本想说不必节约,他那儿还有许多粒,赏他们若干又有何妨?

  但看这几个老狐狸的样子,惺惺作态,只怕是不将金丹作宝物,便踩着台阶往下走:“带吧带吧,都带回去!瞧你们一个个怕死的样子,朕食了这么多,不是筋骨强健么?”

  “圣上乃真龙天子,自然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比的。”

  “哼,胡言诓骗,信口开河。”

  走到入阁拜相这一步的,均是为官数十载的老臣,哪个没因政事同圣上争过甚至吵过,所以这些倔强的老头儿还真敢和圣上逗趣。

  君君臣臣,偶尔也会像老友般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