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扶摇上青云(科举)第30节(1 / 2)





  “是……雪儿?”秦王氏大惊。

  白雪上前挽住表姨的胳膊,笑着答:“是我啊。”

  多年未见,当初那个小姑娘已经长大成人,但眉眼间依稀还有小时候的影子,更重要的是,有几分像她死去的阿姐。

  亲人间互看无言,竟不约而同的泪湿眼眶,千言万语,都汇聚在泪水之中了。

  “这位是?”

  “这是我的夫君,顾北安。”白雪介绍道。

  顾北安深深作揖:“表姨安好。”

  见白雪顾北安如此登对,秦王氏非常高兴:“瞧我,一激动便忘了礼数,快到院里来坐吧。”

  说着,推开旁边小院的门,领他们进去,烧水泡茶,端出糕饼款待。

  晌午,还留他们吃饭。

  秦王氏有三个孩子,长女十二,二子十岁、三子九岁,一个个都好奇的看着顾北安和白雪,刚开始还有些生疏,白雪顾北安温柔的同他们讲话,不一会也熟络起来。

  待午饭做好,秦王氏的丈夫,白雪的表姨父秦俊茂也回了家,见陌生客人一愣。

  秦王氏掀开厨房的帘子道:“这是我表外甥女还有外甥女婿。”

  秦俊茂点点头,同他们聊了几句,问些永清县的故人旧事,然后像是有什么急事一般,进厨房同秦王氏耳语几句,而后便出门去了。

  对此,秦王氏解释道:“他生意忙。”

  顾北安和白雪二人都表示理解:“生意要紧。”

  但二人对视一眼,都感觉有些不对,方才秦王氏秦俊茂聊天时,话里话外都透露出生意不错,日子还算过得舒心的意思,但是从这家里的摆设,用具,缺了边的瓷碗,秦家几个孩子坠了好几个补丁的棉鞋来看,这家里,不像是日子宽裕的,并且,刚才表姨夫秦俊茂进厨房和秦王氏说话时,二人还低声争执了几句,音量虽压的很低,但是顾北安还是隐约听见了“钱”等几个字音。

  “来,吃饭吧。”

  秦王氏准备了一桌好菜,有鱼有鸡,还有几个素爽小菜,并温了壶酒上来:“随便备了些家常菜,莫要客气。”

  但看秦家儿女们看向肉菜时咽口水的小细节,这样的菜色对于秦家来说,根本不会是“家常”。

  一顿饭算是吃的热络温馨。

  顾北安佯装什么都没瞧出来,看破不戳破,有时候是种善良,但白雪一忍再忍,还是将表姨拉到一旁,直接了当的问:“表姨,你跟我讲实话,家里是不是遇见什么困难了?”

  秦王氏一怔,开始时胡乱解释说没有,待白雪再多问几句,并表示她那有些体己钱可以借给他们周转时,秦王氏再也忍不住,竟瘫软在椅子上,嚎啕大哭起来。

  几年了,她熬了几年了,这次再也忍不住,对表外甥女说了实话。

  原来他们全家刚搬迁来景安的时候,安宅置地,日子过的还算不错,但后来秦俊茂做买卖亏了一笔钱,为了周转,便将宅子抵押出去借了笔银子。

  没曾想,这笔借款竟成了噩梦的开始。

  “一开始,银子是能按时还上的,后来孩子生了一场病,看大夫抓药花了不少钱,从那以后,窟窿就填不上了,五十两银子,一年利息翻倍,便是一百两,第二年再翻倍,便是二百两,亏的我拼命节俭,你表姨夫拼命挣钱,如今还剩下三百两未曾还清楚。”

  “连这院子,都抵押出去了。”

  几百两银子已远超白雪能力范围,只得先回住处,同顾北安商量后,再帮表姨想办法。

  路上,顾北安听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官府规定民间借款,年息不得超过五成,你表姨父所借款项年息翻番,这并不合规,是黑贷。”

  “本金才五十两,这几年他们还的钱已经有几百两之巨,理应结清,回去后我联络一下衙门的熟人,看看能不能由他们做中人,同债主了结此事。”

  白雪点点头:“此法甚妥。”

  回到住处已是傍晚,小学子们到了可以外出散步的时刻。

  读书重要,保持身体健康也十分重要,否则难以应对高强度的考试。

  每日早饭、午饭、夜饭过后,学子们都会外出散步两刻钟,好热闹的结伴而行,喜静的也可以独自沿着小路散步消食。

  沈长林和沈玉寿及贺青山自然走在一处,三人一边交流着复习心得,一边往巷外走。

  太阳慢慢西斜,落日余晖下,三人缓缓前行,尽情享受着珍贵的饭后休闲时光。

  巷口徐徐驶来一辆马车,颠簸间,车帘子被震开了一条小缝,露出半张宽脸,以及一双充满戾气的眼睛。

  冤家路窄,又是陆经历。

  陆貔貅只进不出,进财有道,凤翔巷里有好几间院落是他的产业,今日,他便是来收租金的,而沈长林他们所在小院的隔壁,正是他的产业。

  那日的难堪还历历在目,陆经历誓要报仇,思索一番,记上心来。

  第二日下午,沈长林沈玉寿正在练写八股文,突然隔壁传来一阵哭闹声,听那动静,好像是房东赶走了租客,要将屋子另赁他人。

  这是沈长林沈玉寿到达景安城后,第一次见识到繁华之后的残酷。

  白雪在房里听了片刻,正要出门看个究竟,心想或许能帮着劝一劝,但是等她出去,隔壁那户人家已经被赶走了。

  沈长林搁下笔,不由的想起一句诗:“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城市贫民,这样看来还不如村里的穷人,至少村民们不会面临被扫地出门的风险。

  “长林,有朝一日我若当官了,一定要做一个好官,让我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

  这还是沈玉寿第一次吐露这般有志向的豪言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