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扶摇上青云(科举)第24节(2 / 2)

  文老太是个大嘴巴,晌午还没过完,全村人都知道今天沈长林兄弟俩在雪地里捡到了一只大兔子。

  沈四郎两口子外加周氏两口子对着一盘水煮萝卜和白粥正在发呆,嘴巴里寡淡的一点味道都没有,平时也就算了,现在闻着香喷喷的兔肉香味,这白水萝卜就更难以下口了。

  “娘,咱家多久没见荤腥了,日日萝卜青菜,青菜萝卜,我都快吃绿了!”

  沈四郎媳妇不干了,哐当一下撂下碗:“以前在家的时候,一月还能吃一次肉,我嫁过来大半年,除了过年,我肉渣都没见过,有这般过日子的吗?”

  “还不是为了你那彩礼银,十八两,我东拼西凑才借出来的,现在不是要还吗?老四媳妇你快吃,待会凉了就更不好吃了。”周氏劝说道。

  老四媳妇瘪瘪嘴:“哼,少往我身上扣帽子,是为我的彩礼银才这么抠搜的吗?别以为我不知道,咱们省吃俭用,还不是为玉堂读书,娘,你敞亮说开也就是了,何必藏藏掖掖。”

  说完重新端起碗,发狠劲儿往嘴里扒拉萝卜,洗脑自己这就是兔子肉。

  沈四郎媳妇往日和周氏好的穿一条裤子,为何今日与周氏做对?还不是馋肉馋的,因为沈四郎媳妇一琢磨,婆婆老说钱氏不好,这不好那不好的,叫她和钱氏一家子躲远些,现在想来大错特错,比如今天,要是捎上了沈长林和沈玉寿,那兔子不就有自家一半了,她何必对着一盆水煮萝卜流口水!

  太气人了,听文老太说,那兔子有十多斤重呢,而且,钱氏还给好几户人家分了,但凡婆婆周氏会做人一点,钱氏肯定也会给自家分肉的。

  想到这里,沈四郎媳妇又猛的扒了几口稀饭,顺带着狠狠瞪了周氏一眼。

  现在四个儿媳,只有老四媳妇和自己亲近,周氏也不好给她甩脸色,不然自己真成光杆司令了。

  周氏试探着对沈四郎道:“要不你拿上碗,去她家里要一点?”

  “……”沈四郎顿时无语,他也拼命的吃着水煮萝卜,“我要脸!”

  刚才沈长林沈玉寿要蹭车,他没准,现在人家吃上兔子肉了,他腆着张大脸去要,这合适吗?

  一家子陷入诡异的沉默中,一盆水煮萝卜很快见了底,最后只能喝白粥,沈则全叹了一口气,想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日子过成了这副凄惨样。

  下午,钱氏去找村长,路上要经过周氏家里,

  钱氏后面跟着的,是沈长林和沈玉寿,周氏打量着两个小娃娃,高个子,白皮肤,长的还算人模狗样,不过比起自家沈玉堂来,周氏还是觉得差得远了。

  谁都比不上她的宝贝孙子。

  见钱氏走远了,周氏便拎着篮子去地里薅野菜了。

  而钱氏带着孩子去找村长,则是要人给孩子参加县考做保。

  上头有规定,参加县考的除了要一个秀才做保外,还要五个村民做保,证明其人家世清白,祖上三代没有犯罪等等。

  村长惊讶极了,找出过年时存在家的炮仗,让儿子点了一挂,噼里啪啦的热闹引来村人围观,村长站在板凳上,手举着锣鼓,叫两个孩子到跟前来。

  “祖宗保佑,咱们咸水村要出能人啦。”

  要知道往前推几十年,上百年,咸水村不仅没有出过秀才,就连童生都是没有的,如今钱氏的两个孙子小小年纪便能参考,可不是天大的喜事。

  “他家长林准能考上,还记得七八年前,衙门就赏过文房,文房四宝!说明衙门的人早就看好他的本事啦。”

  “后来不是还送了牌匾,写的啥我忘了,反正钱氏宝贝似的挂在她家堂屋了,打那以后哇,她家就走上了好运,要我说,是家里出了文曲星,有天上的神仙保佑,因此财运也好了。”

  “玉寿那孩子稳重,我看也能考得上……”

  作者有话说:

  二更~晚点三更哦~老规矩,评论发红包,么么

  第32章 开考了

  ◎永远不要攀比【三更】◎

  在一片热络的夸赞声中, 沈长林和沈玉寿有点不好意思,村民们的反应太激动了,沈长林现在有种全村第一个大学生的错觉。

  但前程未知, 沈长林还不知道县试的难度,并无十成把握。再说, 科举考试可比后世的高考难多了。

  钱氏也不想两个小孙子陷入被捧杀的境地,谦虚笑着冲村民解释:“就是参加考试,考不考的上还两说, 有谁愿替他俩做保吗?”

  “我!”

  “还有我!”

  很快就凑齐了五个人, 钱氏拿到了摁手印签了名了保约书,拉着两个小孙子同大家鞠躬:“来日若考上了,再请大家吃酒。”

  从野地里回来的周氏看见这一幕,简直惊掉了大牙,这两货要参加县考了?那么她的宝贝孙子沈玉堂呢?咋没听见动静,这不应该啊。

  当日下午,钱氏驾着牛车送他们回县城,另带了一大篮子鸡蛋, 嘱咐他们用开水冲了, 加勺蜜糖一块吃。开水冲泡的鸡蛋又香又甜, 做起来也方便,沈长林沈玉寿已经这样吃了一年了, 另外还有些菜干和鹅蛋, 是送给白雪的, 感谢她给沈玉寿开的药方子。

  “等开春暖和些了,就请顾师母也帮你们的爹也看看。”

  沈玉寿的身体养好了, 近来沈如康咳的有些厉害。

  “不过家里的事情你们都不用操心, 安心读书便是了……”

  一家人话着家常, 很快就到了县学,钱氏不想走夜路,急着返程,送到他们门口就回去了。

  沈长林先跳下车,伸手拉沈玉寿下车的时候,瞄见一个鬼祟的影子一闪而过,没待他看真切,那人就闪到县学里面去了。

  若他多看一秒,便能认出这人正是周氏。

  原来周氏从下午听说沈长林兄弟俩要参加县试后,就一直心神不宁,这几年为了供沈玉堂读书,她可是将整个家底都扔了进去,就盼着宝贝孙子出息起来,算起来玉堂比那两个都年长些,今年都十四岁了,就算轮也该轮到他先参加县考啊。

  因此周氏立刻放下野菜,直奔县学而来。

  柳秀才的文智书馆现在已改名德正书馆,换了先生掌教,沈玉堂在德正书馆继续读了一年后考入县学,现在也是乙班的学子,猛然见教室门口出现一个鬼祟的脑袋,他吓了一跳,紧接着看清楚那满脸皱纹,头发蓬乱的老太太,正是自己的奶奶。

  乙班的学子中,目前沈玉堂的家境是最为贫困的,以前还有沈长林兄弟俩垫底,他心里好受一些,现在自己成了最窘迫的,沈玉堂花了很长时间来调整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