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二十七章:私下议论

第四百二十七章:私下议论

周氏听了这话,就放下手中针线,面色都有些发青了,咬牙道:“没错,如今看来,三弟妹当日说的那些话,真真半点儿不冤枉他们。这一大家子,都是属狗脸的,能给他们好处,他们便笑脸相对;发现没好处了,便横眉竖眼,真是气得我……每每想起,就觉着在这里一天都过不下去了。”

方氏站起身推开窗子四下看了看,接着关上窗凑到周氏身边,小声道:“那天我无意间听见她们妯娌说话,好像是说这半年来,生意越发难做,原本都是合作好好儿的老主顾,忽然间就不相往来,说这都是林总督的意思。她们那会儿咬牙切齿的恨,骂秋香没人情味儿,飞上枝头,半点不照顾亲戚家,还说要等着看她的下场呢。”

周氏冷笑一声,撇嘴道:“你听听她们说的这话,好像秋香要是肯帮忙,将来落魄了,她们还能帮衬似得。呸!当初咱们是怎么来的京城?那会儿林少爷在辽东,她们以为秋香落魄的时候,又是怎么对待咱们的?这不过是一家子最势利的小人罢了。”

方氏豆子捡完,将那些泥块石子什么的都扔了,沉声道:“咱们现如今还能住在这里,我想着,倒是多亏了芳丫头还能过来探看几次,没有大姑爷这个翰林院的进士,只怕不等咱们搬家,人家就要将你我扫地出门了。”

说完忽听院里秋月的声音响起:“娘,娘,大姐姐来了。”

“哟,这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周氏面上立刻堆上笑容,麻利下了炕,见秋芳进来,便拉住她的手道:“如今天儿冷了,再过些日子就入冬,以后你还是少过来为好,我和你爹好好儿的呢。”

方氏也连忙扫了炕,让秋芳上来坐,接着秋月也上来,一家人坐在炕上,秋芳方开口道:“爹和二叔都不在?”

方氏点点头,叹气道:“你爹和你二叔都出门了,说是看看能不能找到点活计干,攒足了本钱,也好从这里搬出去,这个家啊,就快要容不下我们了。”

“怎么说?”秋芳诧异,秋月却深深低下头,想到自己在那三姐妹面前受得气,忍不住伸手擦了擦眼泪,这里周氏便道:“好孩子,你还有什么不知道的?你二叔祖家这群人是什么德性?我们还怎么住的下去?我算是看出来了,再住下去,受点气不算什么,就怕连累了姑爷的前程。”

秋芳点头道:“母亲说的没错,我看二叔祖家这群人,实在是势利的紧。你们在这里住了近两年,吃了用了他们多少,将来必定要在咱们身上百倍千倍的索回,倒不如给他们一些银钱,从此交割清楚,两家也不用再说什么亲戚情意,趁早断了往来还好。”

周氏和方氏都点头道:“我们也是这样说的,只是苦于如今手头上没钱,只好慢慢来了。”

秋芳道:“上次和祖母说起过这话,如今祖母手里倒是宽裕,她说你们要真有这份志气,就早些搬走,银钱不凑手,尽可以去她那里拿,总之离了这处要紧。我想着,祖母到底是我爹和二叔的亲娘,没有个眼看着儿子媳妇寄人篱下的道理。只是你们应该也清楚,咱们两家和三房,到底是分了家的,搬出去后可就要自力更生,不要想着还让三叔三婶照拂了。”

周氏方氏脸一红,她们心里可不是打着这个主意呢。此时听了秋芳的话,嘴上虽答应着,心里却不以为意,暗道如今不能在一处吃用,已经是我们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脚,这大半年后悔的肠子都青了。以后日子难过,去沾一点又何妨?又不是要缠着他们吸血,只是平日里多哭哭穷,不信他们就能袖手旁观,一个钱也不给。

只是以她二人的厚脸皮,这话也说不出口,忽听秋芳轻声道:“其实这一次来,是要告诉娘亲和二婶一个消息,相公先前请求外放辽东,皇上已经准了,今天上午亲自下得旨意,让他去做辽阳知府。”

周氏和方氏并不知道辽阳在哪里,只是刚才那句外放辽东,她们却是听得清清楚楚,当下周氏便惊叫一声,接着捶胸口道:“哎呀,姑爷糊涂,辽东那是什么地方?关外啊,不但苦寒,且天高皇帝远的,民风也彪悍,他去那里做什么?你如今和你三妹妹也交好,为什么不叫她想想办法走个门路,把姑爷外放到一个富庶地方?”

秋芳笑道:“这可是堂堂的五品知府,你女婿先前不过是翰林院一个小小编修,如今忽然外放,让他从知府做起,已经是皇上格外开恩,不就是为了让他们为百姓做点好事吗?富庶地方?娘是指江南吧?呵呵,别说我们不想给三妹妹添这个麻烦,就算想添,您是不知道,江南这些富庶之地,连一个七品知县都要争破头,知府那是万万轮不到你女婿的。”

方氏道:“虽如此说,姑爷也太冒失了,他去辽东能做得了什么呢?我听你二叔说,这些当官儿的,每隔两年就要考核一次,到时候他没有政绩,岂不是要在那地方老死?”

周氏就不爱听这种话,觉着不吉利,于是连忙道:“这也不一定,好歹香丫头和林大人都在那边,林大人还做着总督,一则能照顾些;二来考评的话,他这个总督夸一句,可比那些官儿加起来说十句百句还顶用呢。”

秋芳笑道:“这些我倒是不知道,反正相公是个有志向的人,我只跟着他走就是。而且今天我过来,也不单单是为了告诉娘这件事,还要告诉你们一个喜信儿。今天上午相公在大殿听封的时候,恰好赶上辽东三妹夫派人进献新作物。相公直到回来了,脸上还激动的了不得,我从没看见过他这模样,他虽年轻,你们也知道,平日里比上了岁数的人还稳重……”

不等说完,方氏和周氏已经急着道:“哎呀你这孩子,怎么就跑题了?什么新作物?你倒是说啊。”

“就是先前祖母和你们说过的,那个叫什么?地瓜还是红薯来的?是了,这两个是一样,剩下的还有……还有……”

方氏连忙道:“是不是玉米和土豆?我听你祖母说过多少回了。怎么?这会儿就收获了?还进献了来?那得是八月中秋前后收割的吧?别说,差不多也该是在这个时间。怎样?”

秋芳连连点头道:“就是这几样。相公说,好的不得了,产量既大,又好吃的紧。那土豆红薯又香又甜,老少皆宜;玉米则是需要打磨一番,就像磨米粉一样,可以做粥,还能蒸窝头,虽然口感粗糙了些,但管饱是尽够的。若是灾年,灾民们能有这个东西吃,就已经该烧香拜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