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5节(1 / 2)





  说话间,陆铮也走过来了,看了眼长子手中的食盒,倒是没去同儿子抢功,直接去牵了知知的另一只手,“找个地方歇会儿。”

  太监很快便把地方收拾出来了,一家三口坐下,知知掀了食盒的盖子,还留有余温的糕点散发着糖的甜味。

  陆廷擦了手,忙取了一块,迫不及待送进嘴里,腮帮子塞得鼓鼓囊囊的,看上去倒有了几分同龄人那种稚气。

  “别噎着,喝点汤。”知知取出一壶冰镇过、还散着寒气的汤,朝小碗里倒了大半碗,黄绿的绿豆被煮得烂软,加了些许的糖,爽口又沁凉。

  陆廷接了汤,小口小口捧着,乖乖的喝,嘴里甜滋滋的,心里更是甜滋滋的。

  “夫君也喝。”知知又倒了碗,递过去给陆铮。

  “原本你姐姐也要来的,不过你雀儿表姐进宫了,她要招待,便没过来了。”怕儿子心里惦记姐姐,知知主动解释了句。

  陆廷眨眨眼,“那等会儿我下课了,便去瞧姐姐。鸿表哥上回托我寻的一本兵书,我找到了,正好托表姐带回去。”

  知知自然不会拦着他们姐弟亲近,微微一笑,道,“好。”

  陆廷骑射的本事,颇有其父风范,几乎是那种不怎麽要教、无师自通的类型,但为了安全,自然不会让他骑大马,都是专门养过的温顺小马。

  吃过糕点,陆廷便要骑马给自家娘看,兴冲冲抱着小弓箭就窜出去了。

  小小少年骑着马,背上背着精致箭囊,抬手抽出一支箭羽,极其利索拉紧弓弦,随着马儿的奔跑,身子上下起伏左右微微晃动着,手指却从容抬起,一支箭飞也似的出去,稳稳当当射中靶。

  虽离靶心还有段距离,但这样的年纪,学了没多久,没脱靶便是十分厉害的了。

  知知很给自家儿子面子,卖力鼓掌,满面笑容夸他。

  陆廷看见自己没中靶心,本还有些失望,但听见身后传来的掌声,回头便看见相携而立的爹爹和娘亲,心里跟炸开了烟花似的,高兴藏都藏不住。

  虽然没射中靶心,但是爹爹和娘亲还是很喜欢我的!

  我下次要更加努力,做让爹娘骄傲的儿子,成为值得天下百姓信赖的太子。

  作者有话要说:  鼓励性教育的爹娘土豆

  啊啊啊啊啊

  廷哥儿好幸福

  这是我写过最甜的一家人了

  第131章 8.24

  又是一届科举, 殿试刚结束,第二日,便张了皇榜。

  科举之路一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且射阳百姓最爱凑热闹,将贴榜之处挤得水泄不通。

  林务乃此番有幸参加了殿试的学子,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入了殿试。都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林务也不例外, 苦读经年,自是希望一朝高中,光宗耀祖。

  他还未瞧见那榜上自己排于何处, 便见人群中挤出一同窗来,满脸喜色朝他走过来,“恭喜贤弟!贤弟力压兖州许同山与交州李安,勇夺魁首了!”

  四周百姓本就是来凑热闹的,一听旁边站的是状元爷,立马齐刷刷将眼神落到林务身上。

  “这就是状元爷啊……”

  “看着年纪不大的样子……”

  “好俊俏的后生……”

  林务也是心头一惊, 然后便是一喜。

  他还算沉稳有度,谦逊拱手, “力压夺魁之言,李兄莫要再言。不过凑巧走运,能入殿试者,如李兄你, 哪一个不是学识超群之人,力压一言,实乃过誉了。”

  李姓同窗本还有点酸, 毕竟林务比他小了几岁,但状元郎的称号却落到他的肩上,自己却只得了个进士。

  但见林务进退有度的谦逊模样,倒是打心底里折服了,诚心诚意道喜,“林贤弟此番得了状元,实属大喜事,快快回家,等着报喜之吏上门罢。三日后的琼林宴上见。”

  林务微微颔首,又与同窗们告别,朝自家的方向走去。

  他本非射阳人,十几年前随母入射阳投靠姑姑,却遍寻不见,险些冻死在雪夜的射阳街头,还是有好心人帮了一把,母子二人才活了下来。

  后来,林务姑姑的消息有了,却不是好消息,原来林务的姑姑病逝快一年,姑父另娶,新妇自是不愿接济他们母子。

  投靠无望,母子二人又无处可去,幸好手中还有好心人给的银钱,母子二人便勉强在射阳安置下来了。

  这些年日子虽过得清苦,但林务读书用功刻苦,且有几分天赋,入了恩师的眼,便也一路这样顺利读书,到如今才算是光耀门楣了。

  林务回到家中,林母坐在小院子里剥毛豆,见儿子一个人回来了,脸上没什么激动神色,还以为他殿试不大好,忙安慰道,“一次考不好而已,别放在心上。我听你们师母说,进了殿试,大小就能有个官当,往后好好做官,为老百姓做实事,不也是一样的……”

  “娘,”林务猛的一下子跪在地上,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头,抬头,慢声道,“儿子中了。”

  林母结结实实愣住,磕磕绊绊道,“这——真的啊?真中了?快起来,快起来,进屋给你爹和恩人夫妇磕个头……”

  林务欣然起身,进屋后,先给先父磕了个头,上了柱香,随后又在为十几年前那救了母子二人的恩人所设的长生牌位前跪了下来,结结实实磕了个头。

  林母还在一边,双手合掌,嘴里念念有词,“他爹保佑,务儿中了!多谢恩人保佑,我们娘俩一辈子记着您二位的恩情,只要我们林家还有人,这长生牌位一定一直供奉下去……”

  母子二人刚忙活完,外边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走到院子里一看,报喜的队伍上门了。

  报喜队首的小吏满面喜色,殷勤拱手道,“恭喜林状元郎,贺喜林状元郎。”

  这下高中一事,是板上钉钉了,林母因为做了太多绣活而时常干涩的眼睛,一下子湿了,当真是喜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