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节(1 / 2)





  虽不是同一个宅邸,但也相隔不远,整条街上,四处都是穿着各色盔甲的精兵,皆是各士族带来的侍卫亲兵,端的是一个乱象丛生。

  知知想着,这样的情况,还是不要出门的好,免得生了是非。

  陆铮却道,“无妨,不过你一人出去,我总归不放心。待忙过这几日,我带你去走走,也替你进些新新裳来。射阳旁的不行,女子服饰倒是精巧难得,你穿着定然好看。”

  陆铮这样说,知知也不好拂了他的好意,再者,她自己也对射阳很感兴趣,总不能出来一趟,单单窝在屋子里,哪也不去了,那未免白走这一趟。

  “好,那等夫君有空了,陪我去。”

  夫妻二人约下,陆铮便早出晚归了几日,也不知他在忙碌些什么。

  第四日上,陆铮终于得了空,便携知知出了门,去了西街,整整一条街,俱是做的妇人生意,从头至脚的行头,没有哪一处空漏的。从簪钿臂钏,到水粉胭脂,再到裙衫鞋袜,一应俱全。

  知知看得眼花缭乱,一时也不知买什么好,倒是陆铮一如既往的直接,但凡她多看了几眼的,便上前付钱。

  随行的马车和随从都在西街外候着,两人身边并无下人随从,像普通小夫妻一样,并肩在铺子里四处逛着。

  铺子内接待的掌柜娘子瞧见了,忍不住捂着唇,轻笑着对知知道,“我在这儿开了七八年铺子里,头一回见您家郎君这样的,又大气又晓得疼人……”

  这倒并非她拍马屁,扬州富贵人家不少,那些官夫人来逛铺子,也是出手极为阔绰的,但像陆铮这样亲自陪着的,却几乎没见过。再者,两人身后虽未跟着随从,但并未刻意乔装,明眼人一瞧,便晓得二人身份不一般。

  逛到中午,便索性在外边寻了个酒楼,扬州菜是甜口,且做得又十分精致,往往那么一碟子端上来,也就够一人夹两三下,但胜在吃个新鲜。

  陆铮不嗜甜,动筷子便少了,知知瞧见了,便替他夹了一筷子素三鲜过去,道,“夫君再吃几口吧。”

  陆铮看了眼地三鲜,回忆起那略带甜的口感,不由得嫌弃得很,但还是皱着眉,面无表情咽下去了。

  然后,便不肯动筷子了。

  知知拿他没法子,只好时不时给他夹一筷子,待吃了个七八分饱,便说要回去了。

  陆铮起身,抬眼看向知知,“不继续逛了?不是没逛完?”

  知知怕他饿肚子,想回去给他开小灶,又没好意思直接说,摇摇头,“不逛了,累了,回去吧。”

  陆铮听她说累了,没继续问,二话不说提了零散的物件,另外在铺子订下的裳裙料子,则是留了地址,叫铺子里派人直接送上府邸去了。

  马车在府邸前停下,陆铮先下了马车,随后才伸手来扶知知,知知被他扶着腰,顺利下了马车。

  夫妻二人正要回府邸,一辆青布马车行过,停在了隔壁的府邸门口。

  隔壁的府邸,这些时日一直还未进人,此时忽的来人,应当也是来射阳赴宴的士族才是。

  只见那青布马车并不大,听闻后,帘子被掀开了,一个女子从马车上下来,看身形年纪仿佛不大,她带着轻薄的帷帽,长长的薄纱,遮住了脸,看不清模样,一身的黑白道服,是位女冠。

  陆铮也无意盯着旁人多看,牵着知知的手,夫妻二人打算入府。

  就那么一个瞬间,两边打了个照面,陆铮和知知自是瞧不出什么,知知还客客气气颔首示意,那女冠却犹如愣在那里一般,并无任何反应。

  待二人走远了,女冠身侧的管事喊道,“如真道姑……如真道姑!”

  如真道姑才回过神,帷帽遮住了她的脸,让人无法看到她面上的神色,然而帷帽内的她,却是满脸的震惊与慌乱,直被喊了好几句,才回神。

  “我无碍,进屋吧。”

  一行人也进了屋,管事安置好了,想着道门中人喜静,这位又是自家主公十分信重的女冠,恐开罪了去,便告辞离去,“女冠如有吩咐,便让您屋里的丫鬟跑腿。”

  说罢,管事离开。

  他一走,如真道姑立刻叫屋里的丫鬟出去,再佯装不出平静神色,一把摘下帷帽,露出一张熟悉的脸。

  正是郧阳失守,江郡丞流放后,便失去了踪迹的江家六娘子——江如珊。

  当初,郧阳失守,江如珊躲在不起眼的马车内,逃过一劫,竟是一路逃出了郧阳郡。逃出郧阳后,又与被阮夫人派来寻装着玉帛等贵重器具的马车的随从相遇,顺利与阮家逃难的队伍汇合了。

  阮夫人虽厌恶庶女,但到底也还是看重脸面,再者三个庶女,已经丢了两个,传出去了,总归不好听,便叫婆子腾了一辆马车,给江如珊坐。

  郧阳大乱,阮夫人却并非毫无去处,待整理了没被祸害了的细软和金银玉器,一行人朝冀州去了。

  阮夫人的娘家在冀州,虽算不上什么底蕴深厚的士族,但也还算过得去。

  起初,江如珊跟着嫡母来到阮家后,阮家人待她们倒是十分客气的,江如珊也跟着过了一阵子安生日子。

  等郧阳易主,江父被治罪流放的消息传到了冀州,这下子,原本还和和气气的阮家人,竟是一夜之间就变了态度,对阮夫人还不好做得太过,对江如珊这个庶女,便是明目张胆的颐指气使,当成丫鬟使唤了。

  阮家几位女郎,前几日还与江如珊互称姐妹,说待江如珊回了郧阳后,要跟着去看看郧阳风光,等知道了江家倒了后,眼睛都不带朝江如珊看一眼。

  江如珊虽恼怒,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且她又是个无依无靠的小小庶女,乱世中,又无人可投靠,不得不忍气吞声,受气继续留在阮家。

  本想着,她年纪也不小了,等阮夫人替她许了人家,便可离开阮家,自去过日子了,受气也受不了几年。

  哪晓得,阮家越发的变本加厉,将阮夫人手中的积蓄细软一一掏空了,又打上了江家女儿的主意。

  阮家有一生来痴呆的郎君,年幼时还摔断了腿,瘸腿加痴呆,即便阮家在当地颇有威望,也无人肯将女儿嫁给一痴呆之人。

  阮家的老夫人提出,要阮夫人许一个女儿给阮家的痴呆郎君,阮夫人本就被兄嫂掏空了银钱,再者一切都要指望阮家,压根不敢一口回绝,但叫她嫁自己的女儿,自是不肯的,便喊了江如珊去。

  江如珊听罢,面上满口应下,筹备婚礼时也做足了柔顺样子,等所有人放松警惕后,婚礼的前几日,逃出了阮家。

  逃出阮家后,她一孤女,无处可去,过了段混乱而又难熬的日子。

  但江如珊不肯认命,她重生一世,自然要比前世过得好,怎么甘心在那乞丐堆里混。

  直到她流落到交州,偶然一次,遇到一位好心的道姑,为求一口饭吃,她便自请做了女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