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节(1 / 2)





  到了家,苏怡莹就全身放松的坐到了椅子上,舟车劳顿还是有点累的,即使她只是轻松地坐车而已。

  热水他们出门之前就烧好,放炉子旁边温着了,两人洗漱后,不约而同地坐在客厅聊了起来。

  苏楠作为哥哥,对于一个妹妹的离去还是很伤感的,所以对剩下的小妹的关心更是重了,询问了她很多生活中的事情,想要知道有没有怕自己担心而瞒着自己的。

  好在小妹虽然年纪不大,但还算聪明,在他了解看来过得还是不错的。

  他刚松了一口气准备回房间睡觉,苏怡莹就问起了他的生活:“哥,最近你还很忙吗?”

  前段时间有很多次寄给哥哥的信件都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收到回信,苏怡莹就知道哥哥有事在忙,只是作为军人,他很多事不能解释,苏怡莹也体谅,只叮嘱他注意安全。

  虽然生活看起来很平静安全,但暗地里有很多摩擦都需要军人去负重前行,所以苏怡莹对哥哥的安全还是很担心的。

  主要是她对于这段时间的军事情况不了解,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有没有发生局部战事,需要军人出动,战争无情,在枪林弹雨中,人的生命都是脆弱到不堪一击的,她怕哥哥有意外。

  好在这次看到苏楠还是很生龙活虎的,吃嘛嘛香,脸色极好,还给苏怡莹说了一个好消息。

  “我明年会去上军校。”以前作为高中生,苏楠在军队里算高学历了,现在因为他表现突出,所以被推荐上军校进行深造。

  苏楠告诉苏怡莹这个消息就是想让她开心一下,他看得出来妹妹一直因为自己的职业而为他担心,他既满足又不想要她忧心。

  苏怡莹欢呼了一下,为苏楠高兴,不过想到父母,问:“哥,这个好消息你和爸妈说了吗?”

  “说了,走的时候我才想起来,告诉爸妈了。”

  苏怡莹有点无语地撇了她一样,惹的苏楠还脸红了一下,他确实是忘记了,好在走的时候记得告诉父母,让他们也开心一点。

  “哥,你什么时候开始上军校啊?”苏怡莹本来还一直在信里要哥哥早点看书,没想到哥哥比自己先一步踏上了大学的校门。

  “明年下半年,我和陈一枫一起去。”陈一枫是陈一遇的哥哥,苏楠和他一起长大,一起在军队里泼洒热血,然后也幸运地一同被推荐了军校。

  两人被推荐是迟早的事,因为他们身体素质高、身手好,和陈一枫不同是,苏楠因为父母的原因,背景这关有点难过,好在陈家使了一把劲,苏楠被卡住的身份也过了。

  因为这个消息,苏怡莹心情轻松了很多,没有因为听到苏怡心的悲剧而沉甸甸的了。

  第二天,苏怡莹和苏楠两人来到了陈家,见到了热情的陈父陈母,还有一个十分精神的老人家,这是陈一遇的外公,自从知道他的外孙找了媳妇,就想要看看她的可爱老人。

  在陈家的时光是轻松愉快的,陈家人都对苏怡莹和苏楠很关爱,而且从长辈的行为中,苏怡莹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满意和喜爱,让她和陈一遇的未来更明朗。

  午饭依旧是苏怡莹和陈母一起做的,自从上次吃了苏怡莹的菜,陈母不止一次在父亲面前念叨过苏怡莹的好手艺,把外公的馋意都勾起来了。

  今天终于吃到了,饭前苏怡莹还特意询问过大家的口味,于是满满一桌子菜被大家吃了个碗光盘净的。

  饭后众人坐在客厅享受地闲谈起来,外公眼睛一转,拖着声音说:“陈一遇你这个臭小子,是不是对怡莹不好啊?”

  还没等陈一遇回答,苏怡莹就用力地摇着头,表示陈一遇对她是极好的,外公眼里暗含高兴,但嘴里还是带着愤怒说:“那怎么还没把这么好的姑娘给定下来呢?”

  苏怡莹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原来外公是想要他们俩定名分啊,她害羞地看了眼陈一遇,看到了他眼里的笑。

  陈父陈母是一脸看你表演的表情,静静地看着外公发挥。

  苏楠看不下去了,再说下去,他这个傻妹妹说不定就点头答应了,他刚想开口,外公就把话头对准了他。

  “苏楠啊,你看我们家陈一遇,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心还是好的,这么好的姑娘我可喜欢了,要不我们两家商量一下。”虽然口里在贬低着陈一遇,可是在老人心里,他的外孙随他,又聪明又帅气,希望苏楠这小子可以听出他的真实意思。

  苏楠看到妹妹幸福带光的小脸,脸上也不由带上了笑,点了点头,说:“我去和我爸妈说一下,不过这个时候定下来,对你们会不会有影响?”

  陈父严肃的脸也柔了下来,肯定地说:“不会,你们爸妈估摸过段时间就可以回家了。”

  既然陈父都开口这样说了,就说明消息还是很确切的,苏怡莹和苏楠都很开心,苏父苏母呆在梨花村以这样低人一等的身份生活着,让作为儿女的他们忧心极了,十分想让他们可以回到原来的生活,好在终于等到了。

  自从□□被粉碎之后,陆陆续续有冤假错案被平反,很多被下放改造的人都接了回去。

  苏母似乎看到苏怡莹想要回去告诉父母的冲动,说:“我们已经找机会和你爸妈说了,这是他们怕有波折没打算这么早告诉你们,不过这个消息我们很有把握,就想让你们放松一下,不要太累了。”

  作为长辈,看着小辈们被迫成长,内心既骄傲又心酸,所以早早把确切的消息告知他们,他们夫妻俩也了解苏父苏母的考虑,怕孩子们失望。

  虽然知道父母过年这段时间还是不能回家,但下次他们相见的时候就不是梨花村了,而是春市的苏家,自己的家里了。

  陈家不在意现在就和苏怡莹定下来,但苏怡莹和苏楠俩兄妹还是决定等父母回家在说,怕因为身份问题拖累陈家。

  离开的时候,苏母爽朗地笑道:“下次见面就要改口叫我了,怡莹,真希望这天快点来。”

  春节的假期在热闹和温情中很快就过去了,苏楠自己提着包裹回军队了,这阵子好兄弟陈一枫因为任务没有回家过年,他可应陈一枫的请求,给他带了很多妹妹做的吃食,想到陈一枫馋嘴的模样,苏楠既鄙视,又为妹妹的手艺自豪,陈一枫你不是自诩翩翩佳公子吗,怎么一看到吃的就挪不动脚了。

  要是陈一枫知道苏楠现在的想法,肯定会嘴硬地反驳,他只是好奇苏怡莹做的为什么这么好吃,多吃点找出症结所在,怎么了,不可以吗?

  苏怡莹和陈一遇则比苏楠晚一点离开春市,坐上了回万县的火车了。

  在火车的哐当声中,苏怡莹和陈一遇一起迎来了1977年的春天。

  这段日子过得充实而又轻快,形势在慢慢开始变化,卫生所的施爷爷施奶奶已经于初夏的时候被接回家了,牛棚里的王乾也随后回了家。

  各地被下放的人才在慢慢地回到自己的轨道上,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而很多在基层的年轻人也没有放下对知识的渴求,在无望的生活中等到了曙光,1977年10月21日大家通过报纸、广播和口口相传中知道中断了10年后,终于连接上了无数青年的梦想之路。

  高考消息一传来,苏怡莹就收到了很多感谢,有小许村一起生活过的知青,也有在县里工作接触到的同事,他们很多是因为苏怡莹的行为而重新燃起了希望,在沉重的工作中默默地汲取知识,才能比其他对手先走一步。

  只有不到两个月的复习时间,很多人连资料都没找齐,而苏怡莹和陈一遇,消息才公布就收到了从春市寄来的资料,把周围的考生们可羡慕开了。

  他们通过近一年多的复习,在短时间了就掌握了新资料上的知识,就将资料分享给了小伙伴们,面对他们不懂的地方,还会温故知新给他们复习一下。

  大家的学习热情十分高,这么短的时间里,想要捡回放下多年的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这个机会多么难得,很多人都怕只有这一次机会了,所以格外珍惜,即使熬夜看书也在所不辞。